“这就回来了?嫂子病看的咋样?开药没?”

      “开了,让两个月过去复查,不能太累。”李梁回答。

      李槊听到回答紧抿嘴角,片刻后道:

      “那嫂子就少拿些,别累着。地里还剩不少呢,但收回来的够交公粮,先把公粮交完再说。”

      不用问也知道,这是为了争竞“优秀先进生产大队”的称号,年年几个大队都是如此,看谁交的快、交的好。

      “那正好,我从县里买了两台脱粒器,等玉米晒干以后多给我们拿一些。”李梁笑眯眯说着。

      李槊一听他们买了脱粒器,还买了两台,顿时就不淡定了。

      一番追问后不再说话,眉头也拧成个疙瘩。

      程瑶着急回家看孩子,她怕李旺国那个倒霉催的主动去知青所耍贱,赶紧敲了敲桌上的报纸。

      “老三先别震惊,先看报纸。”

      “啥报纸啊?”李槊边问边拿起报纸。

      当看到报纸上的头版头条时,越读心里越激动,越读手越抖。

      这份报纸送来的可太是时候了,真要是等他下周五送公粮时去镇所,那就什么都耽误了。

      这帮知青,说白了除了念书、考大学,实在不适合在乡下农村生活。一年到头干不了多少,还有部分知青工分不够、养不了自己,得跟大队借粮度日。

      再看第二个版块时,上面的内容是关于自主经济的,说得模棱两可,但有心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再加上大哥刚才话里话外都围绕着“小生意”来讲,难道说……

      “哥该不会想跟着投机倒把吧。”

      “你咋说得那么难听?”李梁无语的翻个白眼,“那上面不说了嘛,自主经济。”

      李槊悻悻撇了下嘴,起身给他们俩搬了凳子。

      “坐下聊吧,估计你们要说的事儿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