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法子对于当下的魏哲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至于日后如何,那自然要视情况而定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且看且行吧!
……
在与戏志才议定之后,次日魏哲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行动起来。
没办法,农时不等人,不早早处理完这些杂事,春耕就要耽误了。
于是经过仔细的筹划之后,魏哲很快便确定了民屯与军屯的位置。
话说当初由于东夷人频繁入寇,故尚书台将海冥、长岑、昭明三县废弃,余民并入带方县之中。至于三县旧地,则大多被索卢部侵占作为草场。
但如今魏哲斩索卢虎四千骑,令周边秽貊部落惊惧,情况自然又不同了。
魏哲吞到嘴里的东西,自然不会吐出去,更别说这本就是汉人之地。
倘若他连收复失地的胆魄都没有,那还不如趁早去投奔曹操。
所以魏哲索性便将军屯点设立在海冥、长岑、昭明三县旧址上。
毕竟三县旧城虽然已然变成了残垣断壁,但地基还是在的。
有了这个基础,建设军屯坞堡倒是能省下不少力气。
对于魏哲这个决定,戏志才虽然觉得有点冒险,但也没说什么。
翌日,县寺正堂。
“军屯编队已经尽数完成。”只见转正为县主簿的戏志才有条不紊的汇报道:“七千奴客中有近一千人主动愿意转为军屯,故如今军屯三千人,民屯六千人。”
闻听此言,魏哲当即笑道:“那正好,军屯编做三营,就唤作海冥营、长岑营、昭明营吧,令三营各驻三县旧城。”
按照魏哲设立的屯田制,军屯千人一营,民屯五百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