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戚阳平为人比较狡诈,觉得自己这时候只是个侍郎,自家门第不如晁家,便没少在背地里给人晁英光使绊子。

    晁英光虽然事后得知,自己在朝中吃的那些个亏都是戚阳平所为,但手下没证据,也对此无可奈何。

    而戚阳平不仅对晁英光使了不少手段,还陷害人家晁华清。

    晁华清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品性高洁,为人也正直,算是公子里面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人。

    因为家中教管甚严,晁华清便从不出入勾栏瓦舍之处,每每府学下课,就回到家中读书,势要今后入朝为官,造福百姓。

    可哪知,一日戚修谨相约,邀其一同画舫赏湖饮茶。

    照理说,“情敌”相邀,怎么也得多个心眼,要不就不去。

    谁知人家晁华清就是不信邪,觉得自己既然是个君子,对方也应该同为君子。

    既是君子,就该坦诚之见,不该因着婚姻之事,暗自揣度对方的用意。

    指不定,别人不过就是有意结识一番,这多个朋友也不是坏事。

    于是,就这么欣然前往了。

    去了倒也没事,晁华清甚至觉得,就算有太后择婚在前,他同这戚修谨也不失为能成为好友。

    一番品茶之后,晁华清却莫名其妙的醉了。

    醒来后,已经身在风月之所,身边躺着好几个女子。

    要说晁华清也是单纯,就因为这样,竟羞愤之下跳了楼。

    谁也没料到男子竟也会这般“贞烈”,更没想到晁华清这样一个饱读诗书的高洁之人,就这样殒命。

    这事过后,晁英光愤怒至极,找到戚家,愣是上门把戚家父子打了一顿,却没法子将其治罪,反倒因此还受了先皇的一顿训。

    说是臣子之间,又岂可因争风吃醋就上门教训人家,况且,他还身为礼部尚书。

    太后得知此事后,便对晁家有了意见,自然就顺理成章的选择了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