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田家之后几天也安静了下来,没听说过竹哥儿出什么事,倒是时不时都闻到隔壁飘过来的中药味,应该是给请了郎中买了药煎。
田家这些年刚见起色又接连出事败了不少钱,竹哥儿要真是病死了打死了,田兴在附近村子别想再娶到媳妇或夫郎,李长香是个再精明不过的人,起码不能让家里再出人命了,要不村里人的吐沫都能将她淹死。
初六那天孟晚早早起来穿好衣物,常金花起的更早,知道他这几天吃腻了饺子,便大早上的做起了豆腐。
“也歇的差不多了,今天做的就先都冻上,明日再开始卖。”
孟晚有些顾虑,去黄掌柜那儿还不知怎么个说法,但纸张贵重,三泉村离镇子也不算远,他多半是要日日去书肆里画灯笼,他一个小哥儿独身来去不安全,宋亭舟定是要陪他去的,独留常金花在家敞着门做买卖总是有些不放心。
“明日用的豆子先别泡,等晚些我们回来再说,自己在家将门在里头插好,或是别自己在家了,去找六婶待会也行。”
孟晚端着碗喝着醇香的豆浆,叮嘱了常金花一大套。
常金花笑他,“瞧瞧我家这哥儿,过了个年真是长成大人了,还反过来说我呢,你和大郎才该我惦记才对。”
“我们有什么好惦记的,年前就是和人掌柜口头商议了两句,年后人家用不用我还不知道呢!”
黄掌柜自然是用的,他送出去那几张年画反应极好,府城的书肆掌柜叫他有这类的画作还可以多收上来些,他全要。
“这些灯笼都已经糊好了,恐怕不合适来回搬运,还得辛苦小哥儿多来几日,在我这画完。”
果然如此,孟晚也不意外,“倒是可以,笔墨纸张既然都是黄掌柜出,那便别说什么卖画了,全当我给黄掌柜打了回工,您每日给几个铜板工钱即可。”
这小哥儿是个明白人,黄掌柜也不糊弄人家,再说宋书生还在一旁杵着呢,他想欺也不成啊。
“小哥儿是个痛快人,既然这样咱们就按个数算,画一只花灯三文钱如何?”
最便宜的灯笼是五文,带些花样的贵些,更不说黄掌柜还要雇工人糊灯笼,做灯笼的材料和画灯笼的笔墨纸砚皆是他出,三文已经是个极高的价格了。
孟晚当场与他成交,计件嘛,黄掌柜又不知道他画速如何,这样两人都公平些。
今天既然来了,又有现成的素灯,黄老板给孟晚找了个不碍事的角落,孟晚便现场开画。
宋亭舟也没闲着,书肆的畅销书手抄本供不应求,总有些农户家的书生到书肆抄书赚取银两。宋亭舟也抄,他之前便和黄掌柜打过不少交道。
两人一写一画,倒是成了书店里的一道风景,初六书肆里买书纸笔墨的人不多,但也不是没有,买了书后总是多瞅上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