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母身形矮小,她微仰着头看向孟晚,“哦,孕痣鲜亮,是个好孩子。”

    孟晚略显尴尬的对常金花说:“姨,旁边的面摊上有长凳,你扶阿奶过去坐着聊吧?”

    “不不不。”常母拒绝道。

    “我是出来给你二弟家的雨哥儿买糕吃的,不能与你多说。”

    常金花知道她二弟妹有多跋扈,不敢让老娘为难,“那你快些回去吧。”

    若是早两年看见老娘,还敢说句等亭舟中秀才再去看望她,如今却也说不出口了。

    常母看着女儿衰老许多的脸庞,到底是没忍住从钱袋里抓了两粒零碎的银角。

    知道女儿好强,她一句话也没说,趁她扶着自己的功夫偷偷塞进孟晚手上的篮筐里。

    孟晚张口欲言,老太太临走前却横了他一眼,孟晚只好装作没发现。

    常母看着老娘颤颤巍巍离开的背影,垂头抹了抹眼泪。

    回村子的一路上常金花都兴致不高,回到家后坐在炕上一言不发,篮子里有银子,孟晚不敢乱动,将它提进屋子放在常金花脚下他便默默退了出去,

    喂完了鸡,孟晚称了两斤黄豆用清水泡好,首次做他怕出错,还是少来点先试试。

    做完这些已经晌午了,但宋亭舟不回家的时候,他和常金花都是一天两顿饭食,不光他家,村里皆是如此。

    孟晚劳作了半天,早上那两碗粥早就消耗光了,肚子咕咕叫了两声,灌了几碗凉水往下压了压,他琢磨起碾黄豆的事。

    豆腐制作起来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属于那种如果没有别人说豆腐是如何如何做出来的,一般人基本是想不出方法的,但若知道了法子,其实步骤真不算繁琐。

    三泉村中有片晒晾粮食的广场,被夯实的光滑平整,中间还有两个碾子,一大一小,也不知是哪年谁家的,总之一直都在那儿放着,谁用谁使。

    大碾子沉重,只有壮汉和牲口能拉得动,小的那口孟晚走去晒粮场试了试,还好,目前拉着是不费力的。

    他想起集市上豆腐摊的夫妻俩,集市上人流量那么大,他们却只做了三盘豆腐,想必是附近村子的消耗力就那么多,那平常在村子里卖,每天一板豆腐能卖光都是好的了,若是到镇上叫卖他脚力又不行。

    孟晚有些心烦,算了,明日先做出来卖卖再说,总归成本低廉,不至于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