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苒苒打定主意后,手上动作也快了许多。

    回家时又是满载而归,沈氏见着车上菜桶都空了,面色更是晴朗:“我家苒苒真能干!”

    她边说边帮着搭把手,一家人说说笑笑的,惹得屋里人都酸红了眼睛。

    温苒苒收拾着车里的东西,兴冲冲地对沈氏道:“娘,我想好晚上卖什么了!”

    “卖什么?”

    “卖钵仔糕!”

    “钵仔糕?”沈氏喃喃重复一遍,十分好奇,“那是什么东西?”

    温苒苒将要做钵仔糕的食材拿出来放在灶台边,笑吟吟道:“就是一种小点心,待会做出来给您尝尝!”

    钵仔糕分传统与新式两种,传统钵仔糕软糯又有嚼劲,入口是醇厚的米香;新式的糕体多是透明状,软弹清新,样子也好看,温苒苒打算两样都做一些。

    她想着,先将买来的红豆与绿豆泡在水中备用。将买回来的小碗清洗干净码放整齐,取来适量的粘米粉和成面团揉上几分钟,再倒入适量清水搅拌,直至面团完全融在水中变成米浆,过筛后分成两份。

    温苒苒在锅中放入白糖,加水加热至融化,倒入少量米浆烫熟,再将熟浆倒回至生浆中搅匀。

    用同样的方法,她又做了份红糖米浆。

    新式的则简单许多,将木薯粉与马蹄粉混合均匀,再加上清水搅匀过筛,依样做成生熟浆。

    温苒苒前世喜欢甜食,这钵仔糕的制法比例还是她特意跑到广东,吃了三五十家钵仔糕选了最好吃的一家,跟店主奶奶软磨硬泡学来的。

    她比赛前夕,店主奶奶还给她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再去广东吃钵仔糕……

    温苒苒眨眨眼睛,驱散眼眶中那股潮湿酸涩,手上动作更加麻利。

    古代没有先进的大棚技术,运输也麻烦,水果种类在市上不大丰富,能找到的适合做钵仔糕的只有杏、桃、梨这三样,她还摘了些槐花,糖渍费糖,索性拿来当点缀增添风味。

    古人风雅,以花为食这等雅事定能吸引人。

    温苒苒将泡好的绿豆红豆上锅蒸熟,拌些白糖调味,又将买来的水果切成小块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