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秦羽又慢悠悠地开了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陛下日理万机,实在辛苦。”
“臣有一事相奏,关于今年秋闱,臣有一些新的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云墨染眉梢微挑,似笑非笑地望着他:“八贤王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臣以为,今年秋闱的考题与模式,都需革故鼎新一番。不如,就由臣来担任此次秋闱的主考官,如何?”
秦羽拱手,姿态恭谨,语气却不容置疑。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哗然。众臣心中暗道:好你个秦羽,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图穷匕见啊!
果然,云墨染微微一笑,婉拒道:“八贤王才华横溢,朕自然信得过。只是,这主考官一职事关重大,历来由礼部尚书和翰林院学士共同担任,岂可轻易更改?况且,八贤王身兼要职,怕是分身乏术吧?”
秦羽早料到她会拒绝,也不恼,只是再次强调:“陛下,科举乃国之根本,臣一片赤诚,愿为陛下分忧,还望陛下恩准。”
云墨染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既然八贤王如此热心,那朕便交给你一个更重要的任务。”
“此次科举考试,正巧安置在定和桥不远处。这‘天谴’之事闹得人心惶惶,八贤王不妨替朕好好调查一番,如何?”
秦羽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道:“臣领旨。”
众臣面面相觑,心知这是女帝反击的手段。
届时,若是天谴被调查出来还好。
调查不出来。
可就是八贤王背锅了。
他们哪里知道,这不过是云墨染和秦羽二人心照不宣的计划罢了。
一个要掌控科举改革,一个要彻查永定桥事件,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
下朝之后,秦羽一路哼着小曲,脚步轻快地来到了翰林院。
翰林院内,一群老学究正襟危坐,一个个面色凝重,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