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如果他直接大摇大摆地从兵部大门进来,还让所有兵部官员出面迎接,这么大的架势闹出的动静肯定不小。祁韶仪那丫头恐怕早跑没影了,估计一听到他来,抱起公文就走了。
这丫头向来不守礼,即使在众多兵部官员面前也能做出这事儿,到时估计跑得比谁都快,他倒是敢派人传信。
人都跑了,那他来兵部干嘛?祁韶仪向来都不知道乖巧为何物,让她去秦王府她不去,只能他自己找个空闲时间过来了,想见见她还真是难。
袁侍郎一听这话,就依言站起身松了口气,秦王只是来看看祁泽,并不是来视察兵部的。不是为了朝廷公事就好,要不然堂堂北朔秦王来兵部,兵部官员并没有前去迎接,这是蔑视皇家威严的行为,搞不好是要砍头的。
朝贡期间,其他国家的使者来到六部视察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对于北朔的使者,南楚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迎接。相比于南楚皇室,北朔皇室的人更是不好惹,定是要小心应对,礼仪周到,不敢有任何差错才行。
不过为何是来找祁泽的,虽说祁泽是秦王在南楚的招待人,秦王来兵部看他似乎也说得过去。但一个亲王来看一个别国朝臣,这好像根本说不通啊。
即使祁泽礼仪周全,相比于其他朝臣更要优秀出色,秦王欣赏祁泽的才干,但也用不着亲自莅临兵部来见面吧。秦王地位尊贵,有必要来看祁泽这个招待人吗?
这时候袁侍郎就想起来了在宴会上这两人之间亲密的举动,其实当时所有朝臣都有所误会,其中当然也包括他。但对于其他人有这亲昵举动,袁侍郎铁定会误会,但如果发生在祁泽身上,袁侍郎觉得打死他也不会相信。
祁泽这种人怎么可能会是个断袖?明明就他最男人了好嘛。他的眼神平常人还真遭不住,每次不都是把兵部年轻官员给吓得不敢抬头?
在兵部行走的路上,袁侍郎觉得他听得最多的话就是“今天你被祁侍郎大人给叫去修改公文了吗?”
“叫去了,修改了好几次,一直不合格。你是不知道祁侍郎大人的眼神有多吓人,吓得我两腿发软,等听到可以走了,我拿着公文就逃出来了,后背上都是冷汗呢,衣服都吓湿了。”然后在路边聚成团小声讨论的几人中,就会有另一个人用着近似感叹的语气心有余悸接话道。
接着就会响起第三个人生无可恋的声音,“啊?是吗?完了,我刚刚被祁侍郎大人的小吏通知下午去找他。”
然后前两个人就会用着怜悯的眼神看着第三个人,并安慰性地拍了拍第三个人的肩膀。
像这种年轻官员聚成团在路边说话的场景在兵部很常见,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祁泽的话题,尤其是祁泽的一些风流韵事。关于祁泽怎么酒后乱性,让为他怀孕的女子来兵部门前找他,怎么无视许家小姐许幼宜,让许家小姐芳心寸断嫁到姜府。
每个人说得头头是道,绘声绘色,精彩纷呈,好似当时事情发生时就在旁边亲眼观看一般,故事曲折悱恻,动人肺腑,都可以出一个话本子了。
这次北朔秦王当场维护,就让那些年轻官员找到了可以茶余饭后的新谈资,说这两人关系不一般。
但鉴于北朔秦王惹不起,还有了自己喜欢的姑娘,祁泽待人冷淡,很少与人有交际,而且种种迹象已经表明祁泽不可能是断袖。
所以众人只是刚开始心里有所猜测,并不敢大肆说出来,而且朝堂混乱,人人自危,就没有闲心情去讨论这件事。况且两人除了宴会那次举动亲昵外,就很少见面了,或者说两人几乎就没有再见过面,最起码他们是没有看到过。
他们的祁侍郎大人一看就是铮铮铁骨男子,怎么可能会是个断袖?兵部所有官员在此事上心中一致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