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玄幻小说>进化之超越星辰 > 00987 认知的价值
    子贡见状便把种种说与孔子听了。

    孔子闻言后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先看了看来者,而后答道“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闻言大笑,洋洋得意而去。

    留下子贡甚是不解,因为孔子教他的时候也说是四季啊,怎么突然就改了。

    便追问老师为何这么改。

    孔子解释道“你见那来人一身绿衣,分明是田野间的蚱蜢,所谓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他未见寒冬,如何知晓一年四季的道理?所以,就算你与它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轻易的就走吗?所以啊,你虽然上了个小当,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

    单从典故看,孔夫子的“三季人”说的是现实的做人的道理。

    可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逐步开阔后,一部分得到“三季人”精髓的人

    却也慢慢意识到自己或许也就是那只蚱蜢,只不过他比自己遇到蚱蜢多活了几天而已。

    因此,所谓“三季人”的处世之道,实则为“愚民”之法。

    聪明人早已看出了“三季人”的道理,也学会了警醒,因而更加努力的去探求,去思考,去学习。

    可是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的自己优势,稳固权利构架,在例如中国的封建王朝的数千年统治中,皇权采取的社稷之道就包括了“三季人”反向利用的愚民之道。

    也就是让大多数明明一样经历了四季的人变成只晓得“三季”的蠢人,这样便有利于统治。

    而如今,教育已经逐渐普及,“三季人”留给人类的反思也逐渐深入且沉重化。

    “反三季”思维也应运而生。

    并且,“反三季”的最初倡导者并不是针对“愚民”这种思想,而是对社会中中“无谓”忍让的对抗。

    具体一点,往小了说,有地区的司机发起了“绝不忍让加塞狗”的活动,承办一切因拒绝加塞导致的事故处理,正面对抗所有强行加塞的不道德行为。

    往大了说,地区思想意识饱满后,不再认同领导绝对神话,对于一些敷衍、形式的行为都予以曝光和反对,民众政治参与度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