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都市小说>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 第二十三章 平衡之术
    这个问题问出口,书房内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徐氏微微叹息,视线在两个儿子之间来回打转,她难以抉择,这也是她不能做出选择的选择。

    无论让哪个领军北上,让哪个留在金陵,都必定会有一个埋怨自己偏心……而自己能压得住两个儿子,能保持朝中如今的局势,主要凭借的就是前燕王正妃,和李高煦、李高炽母亲的身份。

    一旦出现了偏心,难道还指望儿子不会反抗吗?

    徐氏熟读史书,父亲徐达一代名将也通晓权谋,是洪武一朝难得善始善终的,更有李棣这样的丈夫。

    她心里很清楚,两个儿子的眼睛都盯着那张皇位,要不是自己急行南下,李高煦怕是登基大典都办完了,而长子李高炽也盯着皇位,但最怕的是李高煦登上皇位。

    皇权之争,父子、兄弟、叔侄,什么都是浮云,难道母子就能例外?

    沉默了好久之后,李高煦咳嗽两声,“今日早朝,朝臣都说……抵御蒙古南侵,是燕王府之责。”

    “为兄如今继承燕王位,但二弟难道不是父亲之子?”李高炽勉强笑道:“二弟也知晓,为兄不善战事,只怕还要二弟……”

    “不善战事?”李高煦嗤笑道:“不善战事……好像五日前,大哥邀平江伯赴宴,两人小宴……大哥也不让我作陪?”

    这是李高煦在嘲讽李高炽口不应心,暗地里拉拢平江伯陈瑄……这代表着李高炽正在向军中伸手,这是前者不想看到的。

    陈瑄举军投降使燕军顺利度过长江进逼金陵,虽然立下大功,其实他在燕军中地位并不高,资历……可能就没有比他低的了,最终能封爵平江伯,一方面是因为他代表着降将,另一方面是因为燕王李高炽为其出力。

    李允熥一边看戏,一边在心里琢磨,领军北上,其实是有好有坏。

    若是李高炽领军,好处是,有可能收复部分燕军将领,毕竟名正言顺,如此日后就对李高煦会产生不小的威胁。

    毕竟李高炽最缺的就是军方的支持。

    坏处也很明显,驱逐蒙古大军之后,李高炽可能会坐镇北平,远离金陵这个正治中心,很多事都难以插手,说不定哪天就听到李高煦篡位登基的消息了。

    但现在李高炽坚持不肯走,有可能是盯着皇位,但更可能是怕李高煦篡位。

    而李高煦也不肯走……这就值得玩味了。

    难道李高煦有短时间内动手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