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允熥刚刚登基的时候,景清一度依附徐辉组,但很快,李允熥使了手段,让景清收到了“李允炆”的一封信。

    自那之后,景清渐渐疏远了徐辉组,作为有资格参与武英殿议事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徐辉组对此不解而且愤怒。

    特别是在铁铉离开金陵之后,徐辉组在武英殿内已经渐渐不得势,若不是李高炽、李高煦内斗,早就被压下去了。

    疏远徐辉组,景清作为中立者,重新盘点朝中局势,冷眼旁观后,与黄观有着一致的判断,当今陛下非等闲之辈。

    在景清、黄观的讲述中,一个崭新的形象在王良面前展开。

    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却并不甘心于此。

    历史上,不甘心为傀儡皇帝的君王并不少,但李允熥通过种种温和而潜移默化的手段对朝中势力施加影响,虽然有些事颇遭异议,但也多有让朝臣耳目一新之感。

    “陛下乃李标太子嫡次子,却非先帝胞弟,当年又有荒唐王爷的名声,魏国公与其有隙。”景清低声道:“陛下如今身处虎穴,外间又是狼口,嬉笑怒骂……不过掩饰罢了。”

    一旁的黄观连连点头,其实这一点,在李允熥两次大闹武英殿之后,朝中重臣都心里有数……当今陛下绝不是个无城府的莽夫。

    相反的,陛下颇有心机,亦有手段……李高炽、李高煦也看得出来。

    李允熥选择站出来也是无奈之举,局势平稳下来之后,自己若不能展示一个帝王的正治立场……那些通过种种手段遥控的暗子难免信心衰弱。

    听了会儿后,王良低声道:“昨夜赴宴魏国公府……看似对陛下并不恭敬。”

    “那是自然。”黄观冷笑道:“天性还不知晓……一个月前,武英殿内,陛下痛斥魏国公,言若太组年间,必斩其首级。”

    “三日前,武英殿内,因北上官军、燕军互相推辞进击晋地蒙古军,陛下痛斥燕王、赵王、魏国公。”

    “陛下说的对啊。”景清就是山西人,叹道:“自古以来,得国之正未出本朝之右者。”

    王良神色一变,脱口而出,“此语大有豪气!”

    “不错,私下颇有人言,陛下类太组。”

    “太组驱逐蒙人,恢复汉人衣冠,始建本朝。”黄观扬声道:“如今蒙人复来,侵袭山西、北平,兵锋一度入山东境内!”

    “而燕王、赵王、魏国公为一己私利而争权夺势,使蒙人肆虐地方,劫掠民众,陛下严词相责,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