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一边附和,一边迅速做出判断,不用想了,必定是陛下的密方。

    一方面刘璟乃刘青田之后,刘青田晓天文地理,知阴阳八卦,通兵法谋略,但从未听闻擅长此等工匠之计。

    另一方面杨士奇记得,这些年吴王府倒是有这方面的名声,陛下潜邸时期还弄出个工坊,就是前些天,夏日酷热难当,传闻陛下亲制冰块消暑。

    杨士奇还在琢磨,周继瑜叹道:“孟光倒是心怀天下,却不知松江府如今自身难保……”

    “继瑜兄此言何意?”

    “士奇有所不知。”周继瑜苦笑道:“前些日子苏州知府姚善,浙江按察使王良为太湖水患赈灾入京求援……”

    “倒是听闻此事。”杨士奇眯着眼轻声道:“据说魏国公府设宴以待,姚知府还得燕王之邀。”

    “看似重视,实则……”叶福嗤笑道:“朝中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谁去管那些嗷嗷待哺的难民?”

    “最终孟光不忍,写了信来,望松江援手一二。”周继瑜叹道:“白糖已然托本地商户出售,的确利润丰厚,也托粮商在各地采买粮米,但即使松江也远远不够……”

    杨士奇微垂眼帘,这哪里是刘璟的主意,必然是今上下令。

    陛下这是行仁举以收其心,还是提前布局以待他日……杨士奇无法做出判断,但从一个士子的角度来看,这是帝王必须承当的责任。

    杨士奇的心在猛然跳动,他越来越觉得……他日陛下掌权,必将为一代圣君。

    论心机,论手段,论谋略,都属上层,但有此悯心……熟读史书的杨士奇想到了开创贞观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蝗灾来袭,民不聊生,李世民于御苑不顾群臣谏言,口嚼蝗虫,以安天下民心。

    “士奇兄可有良策?”叶福满怀希翼的盯着杨士奇。

    杨士奇思索片刻,答道:“所谓采买粮米,其实一分为二,其一乃是大明,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以及江南江北各府。”

    “不必依仗本地商户,先售白糖,再行采买,直接以粮换糖,让各地粮商将粮米运至松江府。”

    周继瑜拍案而起,在屋内来回疾走,神情兴奋,“不错,不错,虽然粮商将粮米运至松江,途中必有损耗,但毕竟松江水路便捷,而且……”

    叶福也兴奋起来,“而且本地商户售糖采买粮米,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