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内又是一日争吵,今天充当主力的居然是李高炽,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费力和徐辉组争辩。
倒不是李高炽非要站出来,事实是……李高煦压根就不搭理徐辉组!
因为昨日军报传来,北上抗击蒙古的大军……说是一支大军,实际上是分开的,就连后勤补给都是分开的。
北地都被李棣打残了……要知道当年燕军不仅东进南下,打到山东,也向西进军,攻打山西,官军连连溃败。
蒙古南侵,朝中因为党争择将拖延……都拖延到蒙古人都觉得不正常了,因为野战中基本就没碰到什么官军。
在这段时间内,蒙古人舍大城重镇,骑兵绕过了北平,南下劫掠,似有窥探中原腹地虚实之心。
铁选领军从河间府进军,身后就是山东,小有斩获。
淇国公丘富率军取道真定府,这儿早在五年前就归属燕王管辖,两战击败数千南下的蒙古骑兵。
军报传来后,徐辉组“建议”两军迅速北上,驱逐蒙古人,稳固北疆,安抚地方。
李高煦都懒得开口,没有他的点头,淇国公丘富只会按部就班……以不吃败战,不损失兵力为首,这都是他如今的底气所在。
于是,李高炽只能站出来,以蒙人狡诈,不可妄进的理由,“劝说”徐辉组徐徐图之。
好吧,两边吵得不可开交。
而侧殿里正在陪着徐氏批阅奏折的李允熥都快笑出声了。
李高炽口口声声……大军北上,粮道太长,需小心谨慎,军国大事,不可妄进。
而徐辉组口口声声……北疆百姓以是朝廷子民,如今大军小胜,但奋勇向前,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好吧,都掉了个。
李高炽为朝廷担心,徐辉组为燕地担忧。
但其实正殿侧殿,只要脑子没进水的,都知道今天大伙儿完全都是在瞎扯淡。
铁选会听燕王一脉的指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