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中,李允熥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听着徐氏讲史……前些日子徐氏讲唐史,在通过李高炽、张氏复述了李允熥关于府兵制的评价之后,讲史的劲头更足了。
“太宗文皇帝,虽杀兄害弟,兵变夺位,但却被后人视为一代圣君。”徐氏轻声道:“陛下可知为何?”
李允熥想了会儿,“只怕是因为从谏如流,魏文贞公身为隐太子心腹,却得太宗重用,执掌门下省十余年。”
“隋唐行三省六部,门下省专为审驳,太宗文皇帝能以魏文贞公担任侍中,又从谏如流,令人心悦诚服。”
徐氏用愕然的眼神打量着面前的年青君王,半响后才叹道:“陛下聪慧,想前人所未想,言前人所未言。”
“得四婶讲史数月,总归有所得。”李允熥笑嘻嘻的说:“反正是私下,侄儿也不避讳,皇组父撤三省,重六部,拓展皇权,实有隐忧。”
徐氏瞥了眼不知何时进门的李高炽、李高煦,笑问道:“还请陛下细言之。”
“隋唐三省,中书取诏,门下审驳,尚书奉而行之,六部实则归于尚书省。”李允熥侃侃而谈,“如今皇组父撤三省,六部直抵御前,事务繁多,帝王一人为之?”
“皇组父撤三省后,每日批阅的奏折要装满几十个竹筐。”
“更别说,皇组父英明,后世子孙呢?”
“若是遇上昏庸无道的君主,都察院有胆量劝谏吗?六科有胆量封驳圣旨吗?”
“若是三省仍在,门下省侍中当有封驳之权。”
徐氏皱眉苦思,李高炽突然在背后笑道:“陛下这是想偷懒呢,几十个竹筐……”
“封驳圣旨?”李高煦冷笑道:“只怕是因为礼部无视陛下命朝鲜进献美女吧!”
“你胡说,我没有!”李允熥转身骂道:“老九,你这是嫌乾清宫还不够热闹?!”
“不知道我为何这几天为什么呆在坤宁宫?!”
饶是李高煦今天心情不畅,也忍不住脸上带出几丝笑意,徐妙锦撞破了陛下的鼻子,又一拳将陛下打成熊猫眼……最近礼部正在筹谋选妃事,帝后有点不合。
用李允熥的话来说,现在都用不着制冰了……乾清宫里整日冷飕飕的。
李高炽坐下笑问:“陛下,隋朝亦有门下省,但隋炀帝还不是国破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