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国公丘富领兵北上,成国公朱能升任左军都督,入武英殿议事。”
不知何时出现的燕王太妃徐氏扬声道:“故长兴侯长子耿璇袭爵,出任后军都督,魏国公以为以何人领兵?”
看徐辉组不吭声,燕王李高炽咳嗽两声,“这几日军报连连,蒙古似有大举南下之意,正如魏国公所言,此乃军国大事。”
徐辉组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山东布政使兼兵部尚书铁鼎石。”
徐氏微微颔首,转头看向李允熥,正要开口,但徐辉组突然挥袖,转身就走,铁选、刑部尚书暴昭、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茹瑺都跟在徐辉组身后。
李允熥缓缓起身,视线在面前群臣脸上一一扫过,嘴角边带着一丝冷笑,虽然知道今日之后,徐辉组必然深恨,但他并不后悔……他需要给出这个信号。
我和魏国公,可不是一伙儿的。
群臣纷纷散去,只燕王一脉留在殿内,李允熥戟指道:“老九,走,去校场!”
李高炽噗嗤笑了声,他当然知道陛下的火气哪来的,不过他也乐意看到自视勇武的李高煦再被揍得灰头土脸。
武英殿这边乱哄哄的,回到魏国公府的徐辉组没忍住,一脚将不小心撞上来的侍女踢翻,“拉下去,杖五十!”
“老爷饶命,老爷饶命……”
凄厉的求饶声渐行渐远,铁选、暴昭、茹瑺三人都没吭声,魏国公府以军法治家,别说五十杖了,就是二十杖,也足以毙命。
在书房坐定,们还没关上,徐辉组猛地一拍桌子,骂道:“无知小儿,坏吾大事!”
沉默了半响后,茹瑺劝道:“刀兵一起,也难言有十成把握……更何况,陛下尚远遁在外。”
在这间书房里,所谓的陛下从来都是指李允炆。
暴昭叹道:“总归三万燕军北上……而且燕王、赵王之争,只会愈演愈烈。”
“这如何是一回事?”徐辉组手紧紧握着扶手,青筋毕露,“他二人内斗,谁知道何时何人暴起?”
李允熥的猜测没有错。
徐辉组的确知晓户部尚书郁新即将告老还乡,接任户部尚书的肯定是如今的户部左侍郎夏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