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县令动作很快,当天就有人发现榜单有了变化。

    居然在名次旁边,又张贴出了一张张试卷,赫然是县试前十名考生的考卷。

    只见那第一名的卷子,优秀得非常突出,字迹清晰工整,哪怕不识字,看上去都觉得赏心悦目。

    若是有一定学问的人再仔细看,就能发现所有答题的内容都是言之有物,没有丝毫生搬硬凑的痕迹。

    对比其他几名的试卷,如果不是眼盲心瞎的,都不会把第一名颁给其他人。

    “那第一名的卷子是好看啊,就算我不识字,就看着也好看。”

    “是啊,到底是谁说的人家作弊啊,那不瞎说吗。”

    “老夫也是上过学读过书的,这位名叫柳言锡的后生,最后那篇策论写的着实有水平,老夫多活了几十年,也写不出来啊。”

    这位老人在县里经常帮别人写信,也是位童生,很多人都认识他,说出的话就更有信服力了。

    “您太抬举他了吧,那小子才多大呀,哪能比得上您。”

    老人摇摇头,“我和他素昧平生,没必要平白无故地帮他说话。确实是自愧不如啊,我要是有这水平,也不会考了几年秀才也没考上了。照我看,这位后生接着考秀才也是能考上的。”

    这话也被围观的人传开了,加上县里这么多人,有学识有眼力的人不在少数。

    只要一看,就能知道柳言锡这个案首是实至名归。

    就后面几位那题答的,让他们得了第一才是真的有黑幕呢。

    卷子一出,关于柳言锡和秦县令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这也是柳南嘉给秦县令出的主意。

    虽然不太合规矩,但确实是最有力的自证办法。

    不过,流言是澄清了,但是传出流言的人还没有得到惩罚。

    可这传言的事,要从哪儿查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