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也知道现在不是吼人的时候,手脚俱软的被杨老爷子拖到炕上。杨铁根这边姚氏又是搬凳子让他坐下,又是倒水的。
杨铁根坐下灌了一大碗水,才缓缓将事情缘由说了出来——
原来杨学章和杨铁根二人到了淮河县,就找了一家小客栈住下,同行一起的还有那位陈姓同窗和他的爹。
因为何氏给的银钱有限,两人就开了一间房。当然是杨学章睡床,杨铁根打地铺了。
在客栈休息下来,因为早到了一日,杨学章和陈姓同窗还游玩了一天。
第三日黎明前,两人去县衙点名入场。进去之前,都是踌躇满志、自信满满的。
杨铁根和陈姓同窗的爹两人一直在县衙外候着,一直等到下午时分,考生们才渐渐出场。
杨学章和陈姓同窗互相搀扶着走出来,两人都是脸色惨白,一脸的失魂落魄、不敢置信,仿若遭受了莫大的打击。
在杨铁根两人的匆忙的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杨学章和陈姓同窗进了考场,本来是胸有成竹开卷答题。
谁知道看到题旨以后却是满脸的呆滞,两人看了八股文的题旨又去看试贴诗的题目,看了更是如五雷轰顶,原来那位胡姓书生给他们的考题根本与考试的题旨风马牛不相干。
此时的两人已经没有继续考试的心情了,满脑子都是题目为什么不对,一直到了规定考试时间到了,试卷也没写一个字,只能交了白卷。直到考场开始赶人,两人才手脚俱软的相互扶持走出考场。
听完两人的述说,杨铁根和那位陈姓同窗的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又看二人那遭受重创的样子,赶紧扶着两人回到客栈。
一直在客栈呆到晚上,杨学章和那位陈姓同窗才清醒过来。两人商量了一下,便在各自亲人的陪同之下去找其他几位也买了考题的考生。
这次来淮河县里考试的考生,大部分都住在附近几个小客栈里,杨学章和那位陈姓同窗也是知道他们住在哪儿的。
一路挨着找过去,另外几名考生和他们的情况一样,几人这才知道原来他们上当受骗了。
从胡姓书生手里买考题的人都被他骗了,考题没有一个是正确的,亏他们对着那考题做了很多功课。
几个受骗的书生在一起坐了良久,商量了半天才商量出明天一起去找那个姓胡的。
可是又该到哪里去找呢?
他们综合了一下资料,只知道那人姓胡,家是淮河县的,在落云镇有亲友。而且连考题都是假的,说不定那人的资料也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