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英明!”如果说重赏将领可以令众将效命,那么重赏士卒则使三军归心!
宇信此言一出,可谓皆大欢喜,唯有惆怅的恐怕要属分管财政的沮授了。参战将士每人一两,少说也得花费五十万两黄金,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肉痛的数字。好在幽州自产英雄酒和优质纸张,否则真得破产!
人逢喜事精神爽,宇信脸上的笑容从未消逝过:“我与贾军师商议了,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七州,强化七州的攻击力和防守力,决定将七州的军政分开。各州政事及日常防务依旧归州牧负责,州制改为幽州现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州集团军,集团军最高将官为都督,正副职各一人,战时由最高指挥部委派军师。具体方案及任命由贾军师代为宣告!”
很显然,宇信从中原会战中尝到了组建集团军的甜头。各集团军统一归最高指挥部指挥,但集团军主将又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贾诩闻令,面不改色地宣读道:“原则上各州集团军编制为十万,并从幽州军中抽调骨干组建。为防止集团军层面出现叛乱,除幽州外,各州实行本地与异地征兵混合制,混合比例1:1,具体如下:幽州集团军编制十五万,都督由主公兼任,副都督张飞;并州集团军编制十万,都督张郃,副都督田豫;冀州集团军编制十五万,都督赵云,副都督张绣;青州集团军编制五万,都督太史慈,副都督李典;徐州集团军编制五万,都督文丑,副都督孙观;兖州集团军编制十五万,都督波才,副都督徐晃;豫州集团军编制十五万,都督张辽,副都督路昭。”
“这是我与贾军师商定的一个初稿。”待贾诩念完,宇信拍案询问道,“不知众将可有异议?”
开玩笑,谁敢有异议!众人瞅来瞅去,共推郭嘉出来答话:“主公思虑周全,我等唯主公之命是从!”
“如此甚好,那就暂且照此施行,以观后效!”在这件大事上,宇信不容许众人起争议,“散帐!”
诸将闻令,无不告退,唯有郭嘉、鲁肃未动:“奉孝、子敬可是有事?”
郭嘉抬头一看,却是贾诩,当下拱手施礼道:“不瞒文和先生,嘉与子敬确有一事,准备前往求见主公,想先问计先生。”
“哦?”贾诩难得露出笑容,还礼道,“奉孝不必客气,但说无妨!”
郭嘉瞥了一眼鲁肃,却发现鲁肃也在推他,当下无奈地摇了摇头:“文和先生,嘉斗胆揣测,主公欲遣一支偏师南渡长江,前往江南扎根,不知……这领军之人可有确定?”
“何以见得?”贾诩并未露出惊讶之色,反而微笑着看着郭嘉,似有考校之意。
郭嘉察颜观色,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他所料不差:“袁术趁我军疲惫之际,联合荆州刘表,妄图吞并江南。江南有长江天堑作屏障,易守难攻,况江南民富,实乃一块宝地,若让二人得逞,日后取之难矣!嘉以为即便我军不能立即倾力南下,也应在此时做些准备。”
“奉孝机敏无双,诩佩服!”贾诩投来赞赏的目光,点头说道,“主公确有此意,而且据诩观察,主公心里应有理想人选!”
郭嘉闻言,当即反问道:“文和先生以为此人是谁?”
“好个郭奉孝,你这是在考校诩啊?”贾诩指着郭嘉,不由开怀大笑道,“依诩之见,此人当是乌程侯之子孙策。”
“文和先生何以如此肯定?”郭嘉仍不罢休,进而追问道,“愿先生赐教。”
贾诩笑着点了点头,捋须说道:“之前诩还不太确定,但今日委任令一出,主公心意便表露无遗。此次中原会战,孙策随主公从北到南,立下汗马功劳,主公特授予他三等子爵,颁发一星金勋章,而后却无任何任命,何也?想来必是有其它重任交给他,再仔细一想,不难猜到是南下江南,谋取一块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