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几次登城都功亏一篑,不由心中犯疑。很显然,这是城上守将在故意刁难他,其目的不言而喻,定是为了迟滞曹军夺取城防,进而阻止曹军北上救援平原城。
大丈夫身怀血海深仇,岂能知难而退:“三军听令,敌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需再坚持片刻,必能拿下城池!杀!”
“杀!杀!杀!”半个时辰的残酷攻城,曹军先锋部队损失惨重,但士气不降反升。为何?战友的牺牲激发了这些骄兵悍将的血性——不破高唐誓不罢休!
在经历了连番的失败后,曹军终于成功登上了城墙,守城的残兵纷纷溃败。不出夏侯惇所料,此时城上的守备已经相当虚弱,太史慈早已不见了踪影。
“太史狗贼,即便追到天涯海角,惇也要将你碎尸万段!”冲上城后,夏侯惇第一件事便是搜寻太史慈的去向,而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
“将军,这边柱子上有字!”一名曹兵惊呼道,“好像是敌人逃走时留下的。”
夏侯惇正处于暴走边缘,听了士兵的报告后,顿时产生一种更加令人愤怒的念头——难不成是那太史慈留下的戏谑之言:“写了什么?”
因为极度愤懑,夏侯惇面目狰狞,加之语气冷酷,吓得那小兵直哆嗦:“回……回将军,上……上面写着‘城……城中有……埋伏……勿……勿入’。”
夏侯惇见状,不由更是气愤,走过去抬腿便是一脚,将那小兵踢出了两三丈远,旋即仰头来看柱子上的留言:“真是欺人太甚!当惇是三岁小孩儿不成,竟敢如此戏弄本将!”
“将军息怒,此或为贼将诱敌之计,可否送与主公鉴别?”夏侯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并不代表他的副将跟着犯浑,“毕竟……敌人先前的举动太过异常,我等还是小心为好,暂时不要下城!”
“怕甚!”夏侯惇闻言,顿时虎目圆瞪,扭头怒视副将,“哼!不过手下败将,即便是计,又有何惧?”
“将军,恕末将直言,我军已经无令而前,已是犯了军规。倘若……贼军真的有诈,我军再失其利,必惹主公震怒!”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副将,敢于直面丧失理性的夏侯惇。
可惜的是,此时的夏侯惇一心想要活捉仇人太史慈,哪儿听得进去部下的金玉良言:“休得胡言,乱我军心!我主乃开明之人,岂会因此等小事而降罪于惇?你若怕死,可留于此处,本将自领大军前去追击!”
夏侯惇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副将自然无言以对。讲真话,若城中果有埋伏,导致大军中计受损,他夏侯惇是曹操的本家,当可免于一死,而他一个军中副将,说白了就是无依无靠,肯定会被当作替罪羊处以极刑,以儆效尤!小事可以迷糊,但大事当前必须谨慎,这黑锅他背的确背不起:“将军三思……”
“住口!”夏侯惇大手一挥,当众喝令道,“你且留与此地与主公会合,本将自去追敌,一切后果由本将一人承担,哼!”
言毕,夏侯惇带着三千人马风风火火地入城了。此时,在他眼里,太史慈的首级便是一切,其他什么军令都得靠边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副将目送大军走远,不免有些心寒:“来人,速将此桩拆下送与主公查验!”
军中明文规定:三军将士,无视主将性命者,等同死罪!夏侯惇执意冒险,他为副将却不能不管,还是早作报告为妙!
话说宇信领着大军退出高唐县,向平原城方向靠拢,走出不到十里,便得报夏侯惇引军追杀上来:“报主公,敌将夏侯惇引三千军从后赶来,现离我军后队不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