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穿越小说>梦回三国2 > 第五十八章 逐“狼”(二)
    年轻气盛的孙策被宇信的豪迈所感染,当下执枪说道:“主公,那一天到来时,请许策为开路先锋,策愿率先破敌!”

    史阿虽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也忍不住请命道:“主公,史阿不才,愿替主公前去行刺匈奴单于!”

    “好!”部下能够如此积极地为主分忧,先不说结果,这份忠诚也是值得表扬的,“到时肯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放心吧!”

    在宇信等人朝北赶路的时候,虎牢关内却是另外一番场景——袁绍和吕布两方人马正在厮杀!吕布为替红玉减罪,自然得拼了命地找袁绍麻烦。拿下袁绍,对于吕布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使红玉免除刑罚,说不定还能救下他的第三任义父!

    原来早在吕布军渡过汜水前,受郭嘉指派提前赶到虎牢关的波才已经给袁绍通风报信。他将书信绑于羽箭之上,射到了虎牢关的城楼上。信上尽言吕布之反复,不久将来诈取关防,活捉袁绍之事。

    而袁绍本人呢,虽不似曹操那般多疑,但也是个十足的怕死之徒。自他参与帝党陷害宇信的阴谋后,他便知道只要呆在这司隶之地,怕是再无宁日。

    袁绍担心得一点不差,就在汜水关失陷的第二天夜里,他便收到了一封密信。虽然来人不曾通报姓名,但信末的落款却赫然是宇信的大名。

    尽管当下袁绍和宇信是死敌,但宇信的人品袁绍是相信的,至少和接连弑父的吕布比起来,名为信任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偏向了宇信一方。

    吕布背信弃义,要来加害昔日的盟友?说实话,袁绍是很生气的。他认为在此次除奸计划中,吕布不仅没有立下半点功劳,反而放走了奸臣董卓,而自己虽说没能拿下宇信,但好歹镇守住了虎牢关,没使宇信趁机反出司隶,怎么说呢,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

    袁绍的新任谋士许攸向来足智多谋,他察颜观色,知道袁绍生了杀心。有道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作为一名谋士,许攸看得要比袁绍远得多。以袁绍现有的实力,加上虎牢关的坚不可摧,只要有所准备,要打败吕布的数千人马应当不成问题,问题是在一边虎视眈眈的宇信会不会来个“坐收渔利”?

    为求保险,许攸建议袁绍先以防范为主,勿要主动挑起争端。毕竟吕布的恐怖实力摆在那儿,已经折损了颜良的袁绍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提起颜良的死,袁绍冷静了许多。他以前太小看天下英雄了,认为只要有颜良、文丑在,没有单挑赢不了的阵。只是这次雒阳比武,各路豪杰争相涌出,其中不泛善战之辈。远的不说,就说这个平日里不吭声不作气的曹操,手底下居然有典韦这号猛人,对上河北双雄还能以一敌二、不落下风,甚至数合之内便取了颜良的性命,真是亮瞎了袁绍的狗眼!

    最终袁绍与许攸定下计策,吕布若来,先放他入关,好酒好肉地招待,同时于席间设下埋伏。只要吕布不翻脸,那么大家好说好散,一旦他欲行不轨,那就叫他有来无回!

    可结果是,吕布真来了,还带来了不少精壮的兵马。袁绍有许攸为其参谋,吕布手下也有能人。这不,偏将军张辽就建议吕布先不要动手,等弄清关内的敌情后再厮杀不迟。

    吕布只有三千人马,而袁绍手下可是有足足上万的禁军,若是硬拼,结局还真不好断言。为了红玉的安全,吕布接纳了张辽的建议,决定先劝说袁绍回京领罪,视情况再作计较。

    席间,吕布亲传皇帝圣命,要身为大将军的袁绍自缚回京,并且私自向袁绍担保,只要他肯俯首认罪,便在皇帝面前替他求情,保其不死!

    袁绍听后,不禁笑骂吕布天真。这将在外君命还可以不受,回去?那还不得任凭宇信处置?袁术和王允就是前车之鉴,回去只有死路一条。

    吕布的脾气本就不好,这袁绍不肯配合,他的怒火自然就爆发了。文的不行,咱就来武的,你不回去,老子绑也要把你绑回去;身子带不回去,至少头得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