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没有否认陈宫的这番言论,尽管这话里面有小瞧他的意思存在:“不错,能与宇信争夺中原霸主之位的,只有占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只是……布为何非要与宇信合作,难道布就不能与曹操二度联手?”
吕布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现在宇信和曹操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平原和渤海这两块地盘上。这两块地盘虽小,但对双方而言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简而言之,这不是意气之争,而是兵势之争!
眼下,世人都明白,在平原和渤海花落谁家之后,中原一地将再度迎来一场旷古烁今的大战,这一战将决定大汉命运的去向。
“昔日楚汉争雄,相持不下,唯齐王韩信手握重兵、置身事外,因而世人有言韩信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陈宫云淡风轻地说道,“然而,今日温侯却陷于双雄之间,乍看之下,颇有往日光景,实则非也!我主欲先取二郡,不过是想减轻对治下军民的负担。即便温侯不与我主合作,最终也难阻挡我军迈向胜利的步伐。”
“哦?”吕布一时来了兴趣,当下问道,“愿闻其详!”
放在往日,吕布之言,难免有伺机窃听军情之嫌,但今日入城之时,宇信曾特意嘱咐过陈宫,无需对吕布隐瞒实情。吕布是只猛虎,只凭只言片语怕是难以令其心服!呵呵,常言道,只有敲山,才可震虎!
“温侯可还记得当日离开雒阳,路过汜水关时,是何人在关上给温侯送行的?”陈宫似笑非笑地问道,“想必温侯当时也曾派人去虎牢关前探查过吧?”
“布就知道这事儿瞒不了公台。不错,当日布确实有派人回去探查过,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布对宇信没什么好感的原因。”吕布说到这儿,不由仰头大笑起来,“不过那守关之人,布倒是真记不得了。”
陈宫对吕布的回答并不意外,毕竟那人不像张飞、许褚一般扬名在外,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了:“他叫波才,是当年东路黄军的统帅。”
“嗯?”也许黄巾军的领袖人物在吕布眼里不值一提,但波才的大名他却是有所耳闻的,“可是当年打败皇甫崇和朱俊的波才?”
“正是!”陈宫目光坚定地说道,“他不仅打败过皇甫崇、朱俊等名将,还曾于溃败途中击败过曹操!”
“还打败过曹操,那这人可真不简单!”吕布虽然痛恨曹操毁约,但对他的军事才能倒是打心眼儿里佩服。
陈宫闻言一笑,进而说道:“我主将他和许将军放在虎牢、汜水二关,其用意可不仅于此。温侯请看,中原之地,看似宽广,实则却是一座围城!我主坐拥幽、冀、青三州,尽占中原以北土地,中原以东为汪洋大海,以南有长江天堑,唯有西面可通关中。试想大战一开,波才、许定二将关闭虎牢、汜水二关,我主再提师南下,曹军不败则已,一败将无处遁形!而这个战略在数年前便已开始谋划,我主将其命名为‘封堵中原’之战略。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我主未雨绸缪,其下谋士又妙计迭出,可谓相得益彰;曹操身在局中,尚不自知,安有不败之理?”
尽管宇信有言在先,无需隐瞒真相,但陈宫有他自己的打算。吕布的禀性,和常人正好相反,是不知者畏,知者无畏也。你若将一切和盘托出,反而震慑不到他。
以吕布的智商,仅一条“封堵中原”之策,他便要消化许久。这也难怪,它是一盘大棋,不说布局,仅论构思便显不凡。
终于,吕布在经过片刻的内心挣扎后,还是选择了和宇信合作。这其中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宇信获胜的几率更大一些,还有就是一个信义问题。起码到目前为止,宇信还没有过出尔反尔,而曹操,不久前才单方面解除了盟约。
若干年后,当曹操回忆起这场大战时,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