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付这些内忧外患,宇信和一众谋士商议后决定,以周泰之雁门关守军监视并州动向,平城的牵招负责防守北方的鲜卑人,又以常年和乌桓人打交道的阎柔提防乌桓;张济和高览驻守右北平以制公孙瓒,田畴身怀治世之才,深得宇信赏识,故一人身兼辽西、辽东及玄菟三郡之防务,而最为遥远的乐浪郡,则由周泰之父周重任太守,黄盖为其副将,二人受命在此组建海军。
正是因为有这些潜伏着的敌人,幽州集团高层才想借用兵威予以震慑。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幽州军主力十五万人马,将以雷霆之势横扫整个冀州地域,夺取各郡县的实际管辖权。诚如是,则四方之敌必不敢轻举妄动,幽州局势也将稳如泰山。
目标既定,如何用兵便成了眼下最关键的问题!郭嘉受宇信重托,决定将十五兵马分作三路,以常山太守赵云为右路军主将,张绣为副将,鲁肃为军师,领兵五万,取道赵国,直插魏郡,并陈兵于黎阳—魏县一线,威胁兖州东郡腹地;以张郃、田豫为左路军,率军三万进驻修县、绎幕、邻县,虎视平原,顺便策应青州集团军夺取渤海、平原二郡;郭嘉为中路军统帅,许褚、程普为副将,统兵七万,经巨鹿、安平,抵达清河国,布防于馆陶—贝丘—灵县一带。
当宇信看完郭嘉制定的作战方案后,他的内心只能用震撼一词来形容。这不就是后世人民军队“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性进攻的雏形吗?不想今日却被郭嘉用来夺取冀州。
如果郭嘉的主公不是宇信,而是其他诸侯,在同等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会批准郭嘉的这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有些出格的作战方案。
不要大后方,一路长途跋涉,直插冀州南境。如此波澜壮阔的行军,纵观前史,闻所未闻!这不是单纯的犯险,而是有目的、有计划、跳跃式的进军。操作好了,冀州虽大,也可一口吃下!
郭嘉此计之精妙,不仅表现于此,还在于他已将幽州制定的关于下一步谋取中原的战略计划统筹其中。不错,宇信集团真正的敌人不是“见利忘命”的袁绍,更不是“反复无常”的吕布,而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曹操。
中原一地,诸侯虽多,但真正有能力和宇信角逐的,唯曹操一人!因而,中原之争,实为宇信与曹操之争。胜者,便可称霸中原,进而雄踞北方!
眼下,曹操忙于夺回济北,重新实现兖州的完美防御。这样一来,短时间内他便无心插手冀州之事。依照郭嘉的作战部署,即可在曹操集团做出反应之前,顺利拿下整个冀州。
因此,当前最紧要的一步棋便是与曹操集团竞赛,谁能先平定袁绍、吕布,谁就能占住先机。与曹操集团相比较,宇信集团的劣势在于攻取渤海和平原的人马只有青州集团军的五万人加幽州左路军一部,兵力上显得有些薄弱。
在充分分析敌我势力的优劣后,宇信接受了陈宫的建议,采用离间之计进一步挑拨袁绍与吕布之间的仇恨,让其互相攻杀。最后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为了防止曹军适时北上抢夺胜利果实,宇信一方面借孔融之口,加紧对外宣称平原乃青州属地;一方面依沮授之计,将大军驻扎在济北国与平原郡的交界处祝阿县,以便与驻守在灵县的张郃军遥相呼应,共同应对曹军的发难。
此外,从全局出发,为了使曹操从一开始便放松对北边的戒备,宇信将郭嘉的作战方案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原定的三路出击方案不变,只是出击顺序要适当改变一下,即幽州右路军和中路军较左路军应至少提前十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