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纪虽轻,但学术成就却不低,可以说很多资深的博导都未必他这样丰硕的学术成果。

    就更别说还顶着诺奖候选人的光环了。

    之所以没多少人主动申请的原因还是他是第一次招研究生,很多人压根没想到会有这个事情。

    如果放在第二年,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很快,通过面试,他就敲定了三位研究生人选,并上报了耶鲁研究生院。

    除了来自华国的胡国星,还有两位外国人。

    一位是来自北欧诺维的卡洛琳。

    这是一位相当靓眼的女性,选择她的原因自然不是因为颜值,而是她是陆时羡的小迷妹,专门为他而来。

    以上自然是开玩笑。

    陆时羡看重的是她本科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经历。

    这个组合还是相当中他的意的。

    除她之外,还有一位名叫埃文德的男学生,也是这次当场面试的学生之一。

    是的,他就是耶鲁的学生,这次相当于是被调剂过来进行面试的。

    埃文德的最大优势就是他的学术简历非常耀眼,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参与研究的总影响因子超过了一百。

    其中甚至还有一次论文成果发表到了顶刊Nature之上,尽管他只是众多作者名单中毫不起眼的一个人。

    能够看得出来,埃文德对于成为自己的研究生的意愿跟其他两位比起来,不算特别强。

    但说实话,这个条件就算是陆时羡也很难拒绝他。

    强扭的瓜虽然不够甜,但止渴啊。

    顶刊也确实不能说明学术水平的高低,但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