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奇怪的是,电镜样本制作的实际操作流程与光镜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些对他而言并不是难题,很快他就开始了。
取材、固定、脱水、浸透、切片、染色……
自从在燕大毕业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实验操作了。
从一开始的生涩到后来的丝滑,但每一步他都做的很小心。
……
下午三点。
兰伯特看着手边的几个切片样本有些惊讶。
“你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不过还是先看看效果再说。”说着,他很快打开了空气开关,启动了电镜。
air按钮被按下,样本仓自动打开。
兰伯特将其中一个样本放入其中,开始进行观测。
很快,一幅分子细胞层面的微观图像在电脑屏幕上显现出来。
但这还没有结束,还需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图像调节。
电镜显示的是三维物体的二维平面投影像,因此由于空间角度的原因,有时候成像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将电镜调整至最佳状态,消除掉像散。
一般而言,由于样本处理中的各种不可避免问题,兰伯特过去总要花费不少功夫再观测区域选取上。
但现在较之于之前,他仅花费了很少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上述的操作。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图像拍照以及记录保存的事情。
但兰伯特没有进行这个步骤,而是接着地打开了样本仓,然后换上了另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