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陆时羡原来的心思也淡了下去。
一别两宽或许也不错。
回到房间,陆时羡将今天讲的内容整理了一下。
但没有其他学习资料辅助的情况下,他还是理解的不够。
在酒店度过了一个毫无波澜的夜晚。
有着第一天的经历,陆时羡第二天就有了经验。
他不再参加院士或者资深教授主讲的分会场,而是选择了大会专门设立的青年学者论坛。
它的主讲人是来自全国各个院校在植物领域做出一定性成果的青年学者。
学术领域上的青年指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指的是相关研究领域中表现突出的青年工作者,年龄不超过35岁即可。
如果到了社科领域,这个年龄还将被放缓到四十五岁左右。
所以做学术其实跟学医或者从政有些类似,巅峰时期都是在年近半百的时候。
在别的行业,三四十岁可能都叫大龄从业者了。
但在学术之路上,还属于青年一枚。
至于陆时羡现在按照年龄来说,只能算作幼年。
话似乎扯远了。
还是老老实实听论坛吧。
很快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某211高校的一位副教授即将做一篇叫做《植物根毛生长发育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的论文交流。
“植物根毛是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了解根毛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遗传过程中的作用,能够对了解植物养分吸收机理提供依据。本文的核心论点是运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