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华国科学院疾病控制国家研究所。
高德峰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喝着茗茶,一边正在审阅邮件里的一篇论文。
作为一名华科院院士,对他而言,很少有这样闲暇的时刻。
作为病理学方向极负盛名的专家,他被邀请到各大期刊作为审稿人。
但病理学方向已经很久不算热门研究方向了。
但即便这样,小刊和水刊也没有资格邀请他审稿,大刊和顶刊这段时间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成果又少之又少。
所以他几乎忘记自己还有审稿人这个身份了。
不过今天早上七点,来自《cell》的一篇匿名稿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原来是植物病理学方向?”
“难怪!”高德峰立马明白了这篇邮件发到自己这的原因。
“看来国外实验室又有了新的大发现。”他轻叹一声,既好奇又感慨,心情颇有些复杂。
最近华国科学家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国际各大期刊上,但那都是在别的领域,特别是物理前沿研究上,屡屡斩获重大成果。
但在生命科学,在病理学领域,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华国人的身影。
但无论如何,论文还是要先看完的,本职工作排在第一位。
花费了数十分钟,高德峰在审稿回信上,给出了通过的意见。
“实验过程滴水不漏,逻辑思路清晰明了,论文陈述非常老道。”高德峰心中暗暗想着肯定是那几个国际著名实验室的成果。
不过,到此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身处国内,他并没有继续深入探究的想法,尽管他也有办法提前知道论文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