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阿萝头一次看见别人做陷阱,她好奇地蹲在一旁研究着林盛已经做好放在一旁的各个部件。
这片树林中低矮的树木极其茂密,因此很容易就能发现动物经过的路径。
身形矮小的动物自树木只见的空隙穿过,会在两旁留下刮擦过的痕迹。林盛便将陷阱设在了那处。
他打算做的是比较简易的一种套脖陷阱。
首先寻找到动物途径的两棵距离稍近些的树,用刀将树干约摸三尺高的地方砍出凹槽。
寻一根长的木棍,将一个稻草绳编制而成的套脖固定在正中间,再用一根长些的绳子将这木棍固定在头顶一根被拉弯了的枝条上。
若是这陷阱中有动物经过,一旦碰撞到了那根横在凹槽中的木棍,在套住脖子后便会被头顶的枝杈回弹后吊住,从而无法挣脱。
用陷阱捕猎是典型的守株待兔,等待它发挥作用还需时间,因此阿萝也没有浪费大好的天光,带着剩余的军士们便从一个缓坡慢慢往山麓上走,想要采些野菌。
祁连山腹地的菌菇众多,她头一次经过之时便采得了许多,而眼下正是适宜各种菌类生长的季节,想来收获应当会比上回还要多。
祁连山的菌菇分布有个特点,是按照海拔的高低扎堆生长的。因此阿萝今日稍微往山上爬了爬,希望能寻到一些不一样的品种。
她一边认真地注意着林间的地面,一边提醒身边的军士们应当留意什么颜色的菌菇。
进入林中氧气也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逐渐稀薄,阿萝好似有些高原反应,觉得有些头晕。
可还未待她想明白缘由,便眼尖地发现了远处的地表生长着一颗颗顶端呈大孔海绵状,布满了凹坑,杆柄雪白近圆柱形的一种菌类。
这种菌得名于它的长相。
由于伞盖布满了浅黄色的坑洼,像极了羊肚与羊肠内部的皱褶,因此人们便给它取名为羊肠菌。
阿萝甩了甩头,将不适之感暂且赶走,取了蔑篓将这歪歪扭扭的羊肠菌装了一小筐后,便继续带着人往林子深处走去。
林子越深,耐寒耐阴的菌类便生长得越好。果然,阿萝还没走一会儿就又发现了另外一种长相奇特的菌菇。
这种菇与一般的菌类略有不同,倒是更像木耳一些,会长在树干上。
还未走到跟前,阿萝便隔着数十丈距离看见了那黑色树干上金黄色的野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