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齐朝立国已经有三百多年了,历来都是被视为正统。
当初燕国皇帝下令攻打齐国时,所发布的宣战诏书,也仅仅是只以吴仁杏无理扣留了燕国使者为口实,并没有说要就此灭亡齐国,这从道义上也说不过去。
机智的蒋清扬抓住这点问题所在,要北燕统帅孔智松丞相答复这个烫手山芋。
孔智松的确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含糊其辞道:“我们大燕国是讲信用的,我们皇上的诏书也说得明白:社稷必不动,百姓必不杀。”
“好,如你所说。”蒋清扬听了这话,便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们先后几次和本朝订约,但都背信弃义。”
“现在你既然说‘社稷必不动,百姓必不杀’,也就是说你们燕国愿意同我大齐国友好相处,那么我就恳请颜丞相把你们燕国的军队向后撤退到平江或嘉兴,您把咱们商谈的具体情况,上奏您们北朝皇帝,等正式和谈的诏令下来,然后再继续商议。”
孔智松也并不是笨蛋,他当然知道,蒋清扬这样说,不过是设下的一条缓兵之计,孙猴子还能蹦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不成?
“这恐怕不好办吧。”孔智松稍稍有些怒意。
蒋清扬毫不示弱,声调越来越高:“依我看,退兵讲和,乃是上策,不然打下去对你们也没有好处。”
“现在,淮东、淮西仍在我们手里,两浙、闽广还有更多的土地,百姓誓与燕军战到底,你们肯定不能打赢!”
“哼哼,说什么战到底,”孔智松冷笑道,“你们南朝那些蒋臣武将,贪生怕死投降的人也太多了……”
“我知道,像吴仁杏、吕文焕这样的败类当然是有,但是,英雄豪杰,忠义之士,不可胜数!”蒋清扬义正词严地指出。
“想一想常州那一战,孔丞相你老人家不是亲自出马了吗?,不也是落得个损兵折将,头破血流吗?”我插话讥讽说道。
“你…….”孔智松有些意外,我竟然会插话,一时竟然没有想到应该怎么回答我的讥讽。
“你们燕国的大兵团团围住临安,你们想干什么?你们不就是想从此永远灭了我大齐国吗?”我不给他思索的机会,步步进逼道。
“你是谁?你凭什么身份对我说话?”孔智松不禁有些恼羞成怒,他大声喝叱着,显得有些色厉内荏的样子。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事,天下人均可说得,”我并不惧怕孔智松的虚张声势,“要知道天下所有的事,都抬不过一个理字,有理行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侮辱本帅。来人啊,把他拉出去,砍了!”孔智松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气急败坏地大声吆喝道。
“大丈夫死则死矣,何惧这有?”我毫不退缩,“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能为国家大义而死,想我苗如松也可以名留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