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朝廷依夏平安的建议,经过激烈而长久的争论商讨后,才终于决定恢复蒋清扬之官位,是右丞相兼枢密史。
这些职位原来本来就是蒋清扬的,现在不过是官复原职而已,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阻力和问题的。
不过真正说起来,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个虚置的空位,是夏平安绞尽脑汁想出来架空蒋清扬的诡计。
不论是右丞相或是枢密使的这任何一个身份,蒋清扬都毫无可能获得能够真正全权做主的权力。
不说另一位署任右丞相的李庭芝,也就是现在仍然固守在扬州城的李右相,他本来就是欲置蒋清扬于死地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分出半分权力给蒋清扬。
就连枢密使这个分管军事事务的职务,也早就有功勋卓著的李明瑞在主持,他终日忙碌不已,为了重新编整福州小朝廷的军队,他已经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今朝廷竟然派蒋清扬来兼任枢密使,蒋清扬毕竟连一次真正的实战经验都没有过的,这是明显的不信任他李明瑞,给他难堪吗?
李明瑞怎么可能会心里平衡呢?他当然不会想到,这根本就是夏平安分化他和蒋清扬的诡计,让他们两人去争权夺利,分弱他们的影响力。
李明瑞的心里是极不舒服,但又不愿意拱手交出手中的权力,所以他镇里躲在军营中,也不来上朝,根本就不与蒋清扬碰面。
蒋清扬当然也明白自己所处的尴尬境地,对于朝廷的这种任命,他无可奈何,也无话可说。
苗子才当然能看出这种情况,他对于蒋清扬和李明瑞之间的关系不融洽,心里感到十分忧心,这咱情况对于南齐小朝廷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
尽管苗子才有心替他们两人排解一番,想让他们二人能够握手言和,共同携起手来,应付目前的困局。
奈何他的手边也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所以迟迟都没有找到时间来,对他们两人进行沟通与调和。
因为我一直跟随蒋清扬伯伯,在义军中辗转千里,出谋献策。这一次又跟随蒋清扬伯伯出生入死,协助他从镇江逃脱,并一路上共同历经九死一生,朝廷也对我大为嘉许。
为了嘉勉我的才干与能力,朝廷下诏任命我就任司农卿一职。这个职位原来只是负责农政的职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
这也只不过是奸相夏平安的一个诡计,他看到我忠心耿耿地长期跟随蒋清扬伯伯,害怕蒋伯伯的势力会无形壮大,影响到他在南齐小朝廷的地位,处心积虑的要分化蒋清扬手下的人才。
朝廷在诏书中,实际委派给我的任务,是要求我到福州的北方地区,去集结训练军士和筹措粮食。其实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也是我极力在寻找的一个机会。
如果我此行的身份,只是一个无职无衔的民间老百姓,恐怕我在福州北部地区办事会非常不方便,甚至有可能会寸步难行。因此朝廷上才赐予我一个司农卿的官衔,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位置。
不过,我的另外一个身份的权力可就大多了,就是给了我一个钦差大臣的头衔,让我到地方上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