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老四继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还是担心如此优秀的弘曜将来会被犯忌。
虽然弘曜的额娘很受老四宠爱,可他坐过龙椅,知道坐上的人,都会疑心越来越重。
为了弘曜少受些磨难,也为了爱新觉罗的江山能更加稳固,还是要尽早做些安排。
首先,给弘曜指了瓜尔佳氏主枝的嫡女为福晋,又把钮钴禄氏的女儿指了侧福晋。
更是大手一挥,兆佳氏、伊尔根觉氏分别指了两个格格,虽然不是主枝,但家中都有父兄在军中。
又在大婚前,给弘曜封了雍亲王的世子位,弘昀和弘时都被封了贝子。
至于弘暄弘昼,年龄都太小,压根就没被想起。
康熙也是看出了,李佳氏生的几个孩子相当的友爱,这才愿意让双胞胎给弘曜造势。
但前朝的大臣们却不这么想,他们只看到了雍亲王一脉,基本已经确实是下一任帝王的接班人。
胤禛没有皇阿玛想的那般无情,他也因为子凭母贵,格外的疼鹿鸣苑所出的孩子。
就连唯一的女儿,也是他亲自相看了很久的八旗子弟,最终才定下了富察家的儿郎。
虽然富察马齐早先站了老八的队,但好在他醒悟的早,愿意及时抽身。
再加上胤禛看中的又不是马齐的儿子,也就没计较那么多。
也是看富察家的男儿多有出息,胤禛才忍下这口气的。
佛尔果春可是胤禛的心尖尖,自然她的终身幸福比较重要。
接连两场婚礼办完,雅尔檀和李佳梦雪都被累的够呛。
年氏倒是被这么一刺激,身体竟诡异的好转了起来。
然后不知怎么想的,开始纠缠起了胤禛。
不是今日往前院送碗汤,就是明日送一张亲手写的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