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阳挑选的养蜂人,除了经验十足,品行不错、为人本分、也颇有荣誉心、使命感。

    听了他这么一串话,他们一个个都略微激动,连连点头表示会负责好这件事的。

    齐跃进见他们商谈妥当,便从包里拿出来两壶酒,问村民借了酒盅,带着五个丰安村的村民倒了酒直接跪拜在地!

    来之前他就已经了解过,这里民风淳朴,外面杂七杂八的风没有吹进来,人们思想传统、抱团,也很尊敬手艺人。

    所以拜师之礼,那是尊师重道,是诚意是态度,不会被人说闲话的。何况过年的时候,小辈给长辈拜年是磕头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只有将这层关系敲定,这些师傅们才能对他们这些人更上心一些。

    “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经由组织牵线,能够从十几位师父这学本事,那是我们的荣幸。

    这礼节不能废,也是我们对老师们的尊敬和感谢。一切都在酒里了!”

    如此阵仗惊到了上林村的村民们,他们赶忙上前要将齐跃进几人扶起来,可在这之前,齐跃进已经带着五人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这群年轻人忒实在了,快起来,我们肯定会好好教的,”这些被拉来当老师的村民们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平时村里也有不少邻里请教他们养蜂,却没这么重视过,让他们有一种城里大工收徒的错觉,整个人得到了充分肯定。

    等起来后,齐跃进看了陆明康一眼,后者立马将其中四个麻袋拿出来,里面是分好的拜师礼。

    一人一个粗布兜子,里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二十个咸鸭蛋、一条十斤重的腊肉、五斤豆油、干蘑菇十斤、两只野兔熏肉和一块粗布床单,约莫三十多斤!

    送出去的时候,齐跃进都觉得这份心意沉甸甸的。他没想到丰安村民这么团结,可以在短短一个来小时中,不声不响凑了这么多好东西。

    一时间他也觉得肩膀上的担子很沉重。

    “这……你们这是干啥?组织吩咐的任务,我们肯定会用心办的!我们不能收,不然我们成啥人了?”一个汉子连连摆手。

    他们村虽然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养殖了蜜蜂,但是每家养殖的不多,也就三五箱,实在是蜜源不充足,他们有一半的时间拎着蜂箱到处奔波。

    一年辛苦下来,半数交公,所剩收益相当于家里养了两三头猪,比其他村的村民日子宽裕些,也仅此而已。

    “这是两码事,师父们快点收下吧,大不了多指导我们两句呗,”齐跃进笑着看向邢立阳,“叔,您也帮我们劝几句。我们可不是在跟师父们客套,这是村里几百户村民们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