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穿越小说>八字奇缘 > 第202章、佳人自古有风流,良辰对珍浮名后。
    世界现行有总统立宪制与君主立宪制。

    立宪制增加了总统或君主权,分割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中的部分权力,形成四权分制,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社会制度。

    立宪制加强了监督机制,分散了权力过度集中的风险,平衡了资本运作中,国家与私人过度膨胀的垄断性资产泡沫,形成以宪法为依存的纲领性社会发展制度,保障了平民的权力。

    但是,立宪制阶段的弊端是监督机制厚薄不均,由于总统或君主权代表了权力阶级,所以,总统或君主权在监督权力阶层与利益阶级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因此,立宪制阶段也是必然被淘汰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必须出现代表人民利益的监督机制出现,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社会资本不被少数过度占有和消耗,由此产生的时代就是五权分制时代的到来。

    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已经进程发展到的是立宪制阶段,立宪制社会制度尚在发展中,只是起步阶段,今后的路还很长。

    立宪制社会制度是五权分制社会制度的起点,是共和制社会制度的升级跳板,现在看人类文明要想全面进入五权分制的共和时代大概仍需一千至两千年时间。

    因为已经过去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制度的发展过程大概需要一千年左右。

    回顾历史,人类文明真正形成制度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开始到现在大致在三千至四千年间。对应到当今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是三权制的资本制阶段与四权制的立宪制阶段之间。

    那么,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以及文明程度会出现不均匀的发展现象呢?原因就是文化存在阻尼社会发展的原因。

    比如中国文化在十世纪之后出现理学文化。中国理学文化的出现严重阻尼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造成中国的社会文明严重停滞近一千年的事实,导致中国社会几乎完全错过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因此说文化是阻尼社会发展的恶根一点也不为过。

    中国理学文化的出现,形成了以“格物致知”为纲要的伦理道德化的“天理”、“天道”。

    其实“格物致知”并非完全无道理,只是当你站立的角度不同时,你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格物”罢了。

    如果你站在二元封闭的结构上,你看到的必然是封闭的格物,你认识世界就只能局限在一条轨道上思维,无法看到多元的世界。

    如果你站在三元开放的空间上,你看到的必然是开放的格物,你认识世界就会呈现出多元立体的思维空间,看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多元的世界。

    你站在二元封闭的空间,你的内心世界必然是教条的、道德的、伦理的、规范的、压制的、强迫的、恐吓的意识形态。但如果你站在三元开放的空间,你的内心世界必然是规则的、法制的、民主的、自我的、开放的、宽容的、畅想的、多维的意识形态。

    因此上说,即便是你进入三元开放的空间,你仍然处于“格物”之中,该是什么还是什么,你该是王侯将相,仍旧是王侯将相,他该平民百姓仍旧是平民百姓,只是所处的空间不同,看世界的角度不同,意识形态就会不同,得到的自由也不会相同罢了。

    但是,无论在二元封闭的空间还是在三元开放的空间,所有人都不是完全绝对的自由之身,都会受到不同体制下产生的不同制度的约束,所以说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只有公平正义才是真正无限的人事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