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将那个混子的资料调给了我,我不看混子的,只看他的长辈。这混子的父亲叫袁轩,是梨花园戏团的老倌!
梨花园!我下意识地问道:“想妹,香港梨花园粤剧院的前身是不是叫梨花园戏团。”
陈想妹连连点头。
那天梦里的梦境在脑子中一晃而过,迷迷糊糊的,有种要着魔的感觉,锣钹鼓声在午夜的大戏棚中隐隐传来!
这老鬼想告诉我什么东西?我晃了晃脑袋清醒了过来。随后我又让李铁将梨花园失踪的那位女角资料调取出来。
李铁只能无奈地说道:“我猜你会调她的资料,我刚才去找了一下,年代太久远了,有关那个年代的档案,大倍分在文革时被焚毁了,断档了。”
断档了?该不会要跑去香港求证吧。我总觉得我遗漏了什么线索。
此时陈想妹说了一个事:梨花园在香港梨园中很有名,被提名为香港四大历史标记之一,他们还有自己的主页。
我这才一拍大腿,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像这种地标性的大戏团肯定会比谁都要保珍各个时段的时光掠影与岁月记忆。
不多时,我就找到了一大堆梨花园五十年前的剪报以及许多旧照片。
其中有一篇1965年的明报头条剪报:梨花园应广州百老大戏团邀请,到大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剧艺文化交流……
这上面有一张梨花玩和百老剧团的大合照。照片中人人都穿着戏服。其中剧中有两个长平公主,仔细一看就能分辨出一个是广班的,一个是港班的。
两个长平公主,两个周世显?这一刹那,我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错觉,总觉得这四个人不寻常。梦境中那戏棚中的对唱,后来的情侣私语,还有绝望的求救。
我盯着那个小港班的长平公主,总觉得有点不对劲,那天我看见的那张长平公主好像和这个港班的长平不一样!
虽然剪报已陈旧,又是黑白照,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个人。
我立即翻看了一堆旧照。
不对,彻底不对劲,将我的所有思路都推翻了,就连陈想妹也皱着眉直摇头,那个长平公主实在令她印象深刻,每时每刻都像要从她的记忆中走出来似的,绝不会看走眼的。
那位梨花园的长平公主叫曼玲,我记得奶奶说过,他就是曼玲和陈怜玉的粉丝。曼玲和陈怜玉都是演长平公主的同时代绝代名怜,一个是港班,一个是广班。
陈怜玉不正是百老剧团名怜么?我这一瞬间抓住了什么灵感似的,立即上百老剧团的官网查了一下,这个官网就做得马虎多了,估计是以前的历史资料都被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