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玄幻小说>汉官 > 第55章:暗流涌动
    如果说乐浪郡有哪家称得上士族,那么必然要属乐浪王氏无疑了。

    说起来王氏也是外来移民,其先祖王仲本是琅邪郡不其人,好道术,明天文,乃是地方有名的术士。故此前汉诸吕作乱时,齐哀王在发兵之前就数次问吉凶于王仲,等到济北王刘兴谋反之前,更是准备拜王仲为军师。

    接连遇到这种事情,王仲实在是怕了,于是在济北王刘兴谋反前直接不告而别,浮海东奔乐浪,从此定居下来,这才有了乐浪王氏。

    因此之故,王氏一直家传《易》经,数代研习天文术数。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名士大儒,但在乐浪郡却绝对算得上是书香之家了。

    等到光武帝兴起后,身为郡三老的王闳更是杀了自称大将军的王调,与郡吏杨邑一起主动向光武帝献土归附,令朝堂不用一战闳便收复了乐浪郡。

    对此光武帝自然高兴,于是便下旨封王闳与杨邑为列侯。

    却没想到王闳竟然主动让爵,光武帝惊奇之下主动征之。

    本来不出意外的话,王闳接下来就应该是献策大用的前途了。

    然而造化无常,还没有赶到洛阳王闳便在路上病卒了。

    于是乐浪王氏也就失去了一次崛起的机会,只能继续蛰伏。

    幸好王闳有个好儿子王景,不仅将家学研究精熟更是广窥众书,尤其是在治水方面颇有造诣。

    彼时黄河水患正是最严重的时候,实际上早在光武帝建武十年,黄河以南就爆发了一次洪涝,淹没的范围达数十县之多。

    等到光武帝驾崩,明帝即位时,黄河水脉更是向东摆动,两岸苦不堪言。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景领下了治理黄河水患的重任。

    而王景最终也确实没有辜负天子的期望,根据当时黄河的水况提出了“堰流法”,以“筑堤,理渠,绝水,立门”等技法治水分流,并且修筑了“自荥阳至千乘海口千余里”的黄河大堤。

    由于当时在取水口荥阳以下,还有濮水、济水等支流汇入黄河。

    于是王景将这些支流相互沟通,在相通处设立水门,等到洪水来了,各支流的水门既削减了洪水流量,又分走了大量泥沙,减少了黄河河床的淤积量,减缓了淤积速度。

    也正是通过这种分流、分沙的底层逻辑,王景终于让泛滥了六十年的黄河得以平息,兖、豫两州因此有大量土地涸出地面,使得两岸一片欢呼。

    然而实际上王景的功德其实远比时人看到还要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