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开县校后,魏哲暗自决定或许可将讲武堂秋训形成惯例。
毕竟这次培训的效果,貌似比上次发老婆的反响还要好。
据魏哲所知,这次讲武堂秋训的听课笔记都成了抢手货了,带方县不少有不少商贾都开高价求购,带方县剩下的两家小豪强元氏与李氏私下里好像也找过受训军吏,可是却无人搭理。
一年前还是流民的他们,眼下简直将这听课笔记当做传家宝一般。
甚至不少军吏彼此都以同窗视之,视魏哲为恩师。
受此影响,很多民屯中的青壮都已经后悔不迭了。
早知道军屯有这待遇,他们当初又岂会畏惧刀兵之险而选择民屯!
一时间,不少劝农使都纷纷向魏哲反映麾下呼声,请求从民屯转为军屯。
……
“明公,民心可用啊!”
在得知此事后,戏志才心中那叫一个感慨,魏哲亦是如此。
于是在沉吟片刻后魏哲便颔首道:“那便酌情调整吧!”
六镇民屯,刚好可以重组为三营军屯。
不过新立的这六营军屯显然无法享受老一批的待遇,只能等来年了。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儿,真正麻烦还是出兵前的准备工作。
譬如这次打秽貊七部,魏哲到底要出动多少人。
对此魏哲心里也早有定计。
首先战力最强的五百亲骑是肯定要参加的,另外这半年多来魏哲还从着这几万流民中搜罗了三千多骑术不错的青壮。
对了,带方城内还有五百弓马娴熟的本地儿郎主动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