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三年九月,李密遣徐世勣率兵五千从原武渡黄河,会同魏州总管元宝藏和郝孝德的起义军,一举袭夺了黎阳仓。
之后,李密下令在黎阳仓开仓任民取粮,不到三个月时间便得兵二十余万。
正是靠着黎阳仓招募来的这二十多万兵马,让李密的实力彻底碾压了翟让,才有了之后的火并翟让之事。
不过在除掉翟让之后,李密便将瓦岗军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了攻打东都洛阳上,因而将超过三十万大军屯驻在了洛阳附近的金墉城和北邙山,而大军的粮草也是由洛阳附近的洛口仓(也称兴洛仓)和回洛仓供给。
至于黎阳仓,李密则交给自己的左司马郑颋镇守,派元帅府文学参军魏徵辅佐他。
郑颋跟王伯当一样,很早就追随李密,是李密最为信任的几个心腹亲信之一,将黎阳仓交给他,李密自然放心。
至于魏徵,最早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因为元宝藏曾经响应过李密的号召,出兵帮助徐世勣攻取黎阳仓。
而李密却注意到元宝藏写给他的每一封信都很有文采,很快便打听到这些书信都是魏徵所写,便召魏徵为元帅府文学参军,掌记室。
而魏徵为了报答李密的知遇之恩,特意献上壮大瓦岗的十大计策,可却未能得到李密的采纳。
但他此举却遭到了李密身边另外一个谋士邴元真的嫉妒,不断在李密跟前诋毁和中伤他,致使李密很快就疏远了魏徵。
之后更是因为魏徵时不时就对他直言上谏,搞得李密不胜其烦,最终索性将他打发去了黎阳仓,助左司马郑颋一起镇守黎阳仓。
可魏徵到了黎阳仓依旧不肯消停,针对黎阳仓守军中存在的不少问题,跑去跟郑颋提过不少意见,希望他能好好整顿黎阳仓的守军,以免黎阳仓有失。
但郑颋却对魏徵的意见根本不当一回事,反而觉得他很烦,甚至有意躲着不见他。
而不少镇守黎阳仓的瓦岗兵听说魏徵有事没事就跑去郑颋那里说他们的不是,对此也是心怀怨恨,对魏徵一直没什么好脸色,搞得魏徵里外不是人。
可魏徵却依旧不肯善罢甘休,眼见郑颋不想管,便给金墉城的李密去信,想让李密那边派人来好好整顿整顿黎阳仓的守军。
可不知为何,他最终写出的每封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而事实上,魏徵确实不是在杞人忧天。
黎阳仓的守军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倒卖粮食。
毕竟很多瓦岗军都是贫苦百姓出身,一个个全都穷怕了,如今加入了瓦岗军,天天将脑袋别在腰带上做事,自然得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