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负云走的近了,对方却是开口说道:“可是天都山道友”
这一座山,正是天都山弟子出来之后在这里结观开脉,赵负云路过这里,便上来看看。
“不敢……”
赵负云自报了一下自己哪一年入的天都山,在确定对方入门的日期后,便称对方为师兄。
然而对方却不愿意,说道:“道友与家师同门,我们还是以道友相称吧。”
赵负云也没有反对。
“听山道友神通广大,是早知我要上山吗?”赵负云问道。
“唉,我哪有这般本事,师父虽然为我取听山的道号,但直到现在我还不能够听山之语,这都是师父卜算出来的,今日师父说,酉时会有主山同门前来,让我来这里迎接。”
赵负云听后心中惊奇,跟着听山道长去见卜虚真人。
在这里结观开脉的人道号卜虚,是比荀兰茵还早入门的,在荀兰茵入门之时,他已经离开了天都山。
而这一座山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修行,他在这里开辟了一座洞府,便也收了几个弟子,听山便是其中之一。
赵负云见到了卜虚。
卜虚是一个老人,头发、胡须都已经花白了,不过精神还是不错,身上的法力也依然灵动活跃,不像是一些到了年纪的修士,身上的法力会慢慢的呆滞,会有一股难掩的暮气。
在与卜虚相见,通报名姓之后,他却是说道:“原来你就是赵负云,果然一身秀丽,如含珠生光。”
赵负云却是从未曾听过有人这样评价自己。
对方却告诉他,这一句话是别人对他的评价。
赵负云有心不想要这样的评语,但是却无法堵住别人悠悠之口。
当天卜虚在这里设宴,宴上难免会有一些演法助兴,赵负云借着殿中的灯火,演了一场百鸟朝凤盛景。
每一只鸟都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并且并不是统一的火红,而是有着不同的颜色,其中最主的那一只凤鸟,竟是也是神异无比,那眼眸环顾之间,竟有着一丝王者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