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缠缠绵绵的秋雨,窗内是温温柔柔的秋风——这样的情境,依栏弃眠,当可听雨。

    听雨,或可斟酒独酌,那酒不要半浅,须满十分。一个人,启用你的感官,聪明伴你,耳递与心,心达与耳。听吧,秋雨,在高爽的季节里,总会与你不期而至。

    秋雨来了,像列阵的士兵,整整齐齐的。兴许是有前奏的,天际滚过轰隆隆几声雷鸣,勇敢的风就像挥着令旗的将士,驱赶着大片大片的云,白云边上,卷起层浪。

    奇怪的,洁白的云朵竟会由着挨挨挤挤变得深浊,当云由青灰转为墨黑,哗哗啦啦的,迫不及待,秋雨下起来了。我是相信天人合一的,这时候,自会联想到人。一朵云的洁白会堆积成阴霾,一个人的清明也是不需要累加的,浮名浮利、恩怨情仇、当然是累赘。简单,纯洁,否则也会浑浊不清。

    我们祭奠故人的日子称为清明,是不是有归还一个人的清清白白之意呢?不得而知,只知道清明也是要下雨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断魂的行人,思忖掂量的,不就是作古的人生前明辨不了的是非,还有汲汲营营留下的遗憾么?

    听雨,听自然的千声万叶,只须沉静。它来得轰轰烈烈,震耳的雷鸣过后,哗哗啦啦地大雨如注。

    秋雨是使命。收复了夏天和早些的春日。一场秋雨一场寒凉,夏的酷暑和春的浮华一扫而光,留给世界一个硕大礼赞,沉甸甸地挂在枝梢。

    听吧,噼啪噼啪,雨脚密密实实,敲打着田陌,敲打着窗楞和门楣,庄稼就像断奶的孩子在拼命吮吸生命的原浆。

    渐渐地,由急转缓,滴答滴答,一粒秋雨一个文字,写下饱满的希望和收获。农家院儿里田间地头自然有声有色,落叶萧萧金黄满地,铺就了一年的故事,任冬闲时节,悠然回味。

    听雨,听盼听游子归期,秋雨是劳作的诗意。栖息在土地上,无论走多远,无论在何方,脚尖儿被秋雨牵挂,终究转向故里。“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纷纷扰扰的秋雨,幻化为纷纷扰扰的思绪,蛰居在头脑中,有些顽固还有些婉约。是啊,秋雨在诗里在歌中,如是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了起来,由不得人们不去想——我的故乡,我的人生,我的归期。

    人生几多辉煌,远方依旧羁旅。没有归期分明是拟定了归期,不过是,想了,做了,还是做了,想了。眼泪总是顺着脸颊滑落。樱花飞逝,伴随的永远是那柔软的清风。他们都需要依靠,需要寄托。不用奢华,不用完美,只要那一丝静静的陪伴,让悲凉消逝,不安溃散。我要的只有一片天,一片安逸、宁静的天。

    我的那片天,灰暗着,阴霾着。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望着这一片灰色,我有些歇斯底里的低吼着。到处散发着垂危的气息,闻着这枯涩的味道,甚至有些另我作呕的味道,我的心颤动着。

    心潮不断起伏,无法停歇,无法遏制,流溢着悲伤,夹杂着愤怒。我不停的走着,冰凉的雨滴,冲击着我的脸庞,打落了无数树叶,那为数不多的生命残余,也无力的发出最后的哀鸣。痛苦,悲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