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嘚嘚,驴蹄笃笃。
黄举天百无聊赖,便给自家书童科普起唐朝官制。
待夕阳西下,晚霞似火,将整座长安染上一层瑰丽。
黄举天望见前方礼泉坊的坊门,谈兴未尽地总结道:
“综上所述,我大唐官制虽仍以三省六部制为框架,但科举受朋党之争干扰,藩镇割据使地方官制混乱,中央集权削弱,考核监督也流于形式。”
最后半句话,成亮听着格外耳熟。
记得自己九岁那年被阿郎买回家,往后六七年间,阿郎可没少在家主和大家翁面前,念叨什么“科举无用,种田有理”。
每次说起,阿郎都言辞激烈,控诉大唐官场黑暗腐朽、商贾庶民在这世道下如何饱受不公,永无出头之日。
来长安之前,成亮曾以为阿郎是因为懒,不想费神考功名,才那般大放厥词。
直到他亲眼目睹邱慕阳当街买望,才真正相信了阿郎的说辞。
一想到才华横溢的阿郎,仅仅因为出身问题,便可能被永远埋没在乡野之间,成亮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他想起这几日在酒楼茶馆里听来的各种消息,赶忙对阿郎说道:
“阿郎,您也别太灰心丧气。
“我听说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年前还把前朝李德裕宰相召回朝中任职。
“说不定,今年已经开始整顿舞弊乱象,那您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傻小子,知道李德裕是什么人吗,随随便便就期待上了?
黄举天刚要开口,便听坊内陡然响起一声清脆锣声。
“回来了,回来了!下榻咱们福悦客栈,金榜题名的第七位进士回来咯!”
伴随这声高喊,提着铜锣的客栈掌柜与几名小二,满脸堆笑地凑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