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百姓吃穿皆愁的年代,此言无异于“何不食肉糜”。
卢钧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盘中荔枝滚落:
“妙!妙极!”
他眼中精光闪烁,胡须因激动而颤抖,索性连称呼都改了:
“贤侄真乃经世之才,某今日方得拨云见日!有贤侄相助,何愁瘴气不除?”
黄举天见时机成熟,当即整衣起身,长揖及地:
“使君明鉴,下官愿请缨主持此事。”
他目光坚定,心中早有盘算。
其一,琼州瘴气肆虐,不仅关乎即将自山东而来的百名义子性命,更系几十万大唐百姓的福祉;
其二,自己初来乍到,政绩簿上空空如也,难以服众。
当地豪强盘根错节,岂能坐视一个外乡官员指手画脚?
民众又凭什么相信,你这个上任新官,与那些尸位素餐的不同?
想要同时获得豪强与民众两边配合,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是天方夜谭。
毕竟,双方没有共同利益纽带。
唯有瘴气——
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深受其害。
一旦在此事上有所作为,黄举天必能快速打响声望,聚拢民心;
为日后扫清掌权障碍,铺平道路。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