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吃饭路上,真饿了的谢玉小声说了句:「贴身伺候的丫头还是要有的,不然人家不知道我家的体面。」
这话,有点好感,也有点散了。
之后几天,谢玉未去官学,基本每天变幻各种伪装,胡须、内增高,去鬼市。
每天,两颗三颗的贩卖。
只是随着数量的增加,也冲最高的1200两,变成700两,到最后的600两。
市场饱和了?不太……。
终这天,察觉不对的谢玉提前离开。
然后,「鬼市」就被官府给扫了。
躲在暗处的谢玉,自然发现了这「里应外合」的猫腻。
还有明白了,满清的带兵特色,明目张胆的往自己兜里塞,铜钱不拿,银两、金豆,还有些细软什么。
「真贪钱呀」!
当面直接往怀里拿,官长也只能「笑嘻嘻」。
好在遇到银票,都懂事的放到一个专门的盒子里,珠宝、翡翠中大件不好拿的,也都熟练的装箱。
最后,一个骑马穿蟒袍小年轻的出现,骑马出现,拿着皮鞭叫骂一圈。
兵丁们才把翡翠珠宝的细软,给拿了出来,放到了箱子里,当然,金银不交。
这点,蟒袍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就算不是,也是明目张胆了,要是在现在,一条短视频,估计得掉一条线。
如此,谢玉感谢下山西票号的老铁,虽然没有利息,还收手续费,保存费,银票确实便利,也容易私藏。
只是自己天天辛苦卖珠子,才换了七万多两,基本都是银票,毕竟南珠这种货,少见,起码也是中等高额交易,银票确实便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