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赌怡情,就算是输也输不了什么。
只是谢玉不知道,老太妃确实有心想见见谢玉和林黛玉,是真生病了,而不是装的。
之后送林黛玉回去,而谢玉要参加琼林宴了。
这才是这两三百名进士的宴会,宴会上也多有谈论大登科后小登科的事。
不过,以古人结婚年龄,宴席上多说人,都已结婚,当然了,不妨碍纳妾,文士风流。
看来,这太上皇晚年的怠政确实影响很大,怪不得等圣上以后真掌权了……。
于是,谢玉决定还是现在翰林院多待几年,先别冒头了。
现在谁先出头谁是刀,是先驱。
之后,谢玉也装着“孤寂”一些,甚少参加宴饮,等从吏部领来告身后,就成了翰林院的小透明,多数时间,也是待在翰林院的书馆,利用雮尘珠收集翰林院的文字资料。
说实在这翰林工作确实很清贵的,早上八点上班,中午十二点就能下班,不管饭,主要工作整理圣谕,编辑宫抄,就是抄书,熬资历。
七品翰林院编修,一月十三两奉银,对于乡间村户,够一年的嚼头。
但这是在京城,若是一个人还好,若是一家子,确实是够呛的,尤其是对居京做官的人家来说。
若是有些名气大些的,皇帝亲近些的,可以给人家提提字,画个画,挣点润笔银子,若是没有,那就……。
商铺开业剪彩,了解一下。
还好谢玉有“捡漏”异能,不用靠俸禄吃饭。
等谢玉回到自己的新府邸,建的石头书馆,再墨和空白书册,复制粘贴下来,这以后都是传家的功业,让这个世界的子孙后代,看看他老子多爱读书。
古代科举世界,传书比传钱重要太多了。
其他时间,就是专心扩大自己的商业计划,以谢玉现在的翰林院编修资格,可以把生意向京城附近的几个城市延伸了
不过谢玉计划还没开始实施,突然宫中传来老太妃薨逝,皇帝下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