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俱乐部文学世界>网游小说>还我正义 > 第四十一章 把酒言欢
      “醉仙楼”地处江河市城西北面长江边上,据说唐代诗仙李白在此喝醉后高歌狂舞,故此得名。整个酒楼除了散座,只有四个包厢,都是以焦尾县的名胜取名,分别为:焦尾琴厅、地目湖厅、天鹅湖厅、古神墩厅。

    叶雨菡等三对人被安排在焦尾琴厅。里面的布置比较简单,但清爽明快,在太阳落山之时,推窗远望,可见晚霞映入江中,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桌子上的菜大都是扎肝、小鸡炖磨菇、红烧老鹅等传统农家菜,味道的特别之处在于香、鲜、嫩。还有荠菜、马兰头、马齿苋等时鲜野蔬,口味绝佳,经济实惠,难怪生意这么红火。今天为了款待贵宾,扈二娘还专门为他们做了一道清蒸白鱼,足有三斤多重的长江翘嘴白!

    由于大家都不愿喝白酒,最后就选择了喝扈二娘自酿的米酒,倒也甜润醇厚,别有风味。开桌不久,李艄公(大名李寿芝)和扈二娘就一起来敬酒。江小兰从女到男将另外四人作了介绍:这位叫叶雨菡,才女,即将去法国留学,是薛祺坤市长的大女儿;这位叫薛韵,市检察院检察官,是薛市长的二女儿;这位叫谢震,原为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一处处长,后下海当了老板,是叶雨菡的男朋友,噢,也可以说是男仆;这位叫张小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是薛韵的男朋……噢,看我昏头了,他俩早已领了结婚证,在法律上是薛韵的丈夫了。

    李寿芝说:“都是有头有脸的贵人,幸会幸会。尤其是听到他们都是薛市长的亲人,真感到高兴啊。”

    叶雨菡问:“李老板,您跟我父亲很熟悉吗?”

    李寿芝回道:“说不上很熟悉,但他二十多年前在焦尾县当副县长时,就为我办过实事。那时候我就知道,他是个真为老百姓着想的好人好干部呀。后来他官越当越大,我和二娘几次寻思着想找他,可是不敢呀。”

    扈二娘用手肘碰了一下李寿芝,他的话立即就收住了。

    叶雨菡说:“扈老板,我算看出来了,您才是这里的真正老板。我从小兰嫂子那里得知,您是个女中豪杰,李老板也是个硬汉子。我和在座的各位都很敬佩你们。你们如有什么事要找我父亲,尽管开口,我定会帮忙。”

    扈二娘说:“你这样夸我俩,我俩都不好意思。至于是不是真要找你父亲,待我俩再好好商量一下。你的热心,我们领情了。各位慢用,吃好喝好,稍后我们再来敬酒。”说完,两人走出了包间。

    叶雨菡说:“按照常理,这两人得罪了村上的权贵,人身受到了威胁,应该找焦尾县的领导,但他们没有这么做,这说明什么?说明找焦尾县的领导没有用,或者,焦尾县领导说不定就是这些权贵的保护伞呢?”

    张小虎说:“不仅如此,他们已经躲了这么多年,现在还要背井离乡,躲在江河市生活,这足以说明他们所涉及的不是一般事、一般人。李家村最大的权贵是谁?扈家村最大的权贵是谁?我想在座的大都心中明白。所以,他们即使不找我爸(他已称薛祺坤为爸了),我也有责任好好了解一下。”

    江小兰打断张小虎的话,说:“张大队长,你还是不要出面,不管怎样,他俩刚安定下来不久,就让他俩多过几天好日子吧。你们公安部门一介入,事情立即就会复杂起来,我看咱们换个话题聊聊,怎么样?”

    夏中华马上附和:“我记得张小虎和薛韵的喜日是定在‘五一’劳动节吧?只有半个月了,我和小兰还没有收到你们的请柬,是不是不想让我们参加?这不够意思吧?”

    张小虎忙说:“夏馆长,请别误会,我们没有向任何人发出请柬,这是因为我俩不想办喜宴,原因呢,有这么三条:第一,规模和规格不好掌握。若是大操大办,这既不符合上级精神,自己也耗不起这么大的精力。若是办得寒碜,又得给人留下笑柄。第二,没必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参加一个婚宴,当地人要花两三个小时,如果人在外地,那就得一两天。现在大家都很忙,时间很金贵,经常为了这种仪式浪费大量时间,实在没必要。这第三呢,完全是薛韵的主张,还是由她来说吧。”

    薛韵接口道:“我们这代人应该破一破传统的喜日观念。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领结婚证这天,就是喜日的开始。我和张小虎已领证半年多,所以早就庆贺了喜日。从感情的角度说,如果爱情基础牢固并不断发展,那就天天是喜日,相反,感情从淡薄到破裂,所谓的喜日就会成为这桩婚事的极大讽刺。当然,用一个得体的形式告诉一下亲朋好友也在情理之中。我们的形式是进行一星期的旅行结婚,出发前通过微信告知亲朋好友。”

    江小兰说:“我对你们这种想法和做法举双手赞成。我自己就是先生孩子后举行婚礼的,当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可现实呢,不少嘲笑我的人已经离了婚,而我和比我大二十岁的书呆子夏中华天天都在度蜜月。好玩吧?”

    叶雨菡说:“嫂子,你是个奇女子,一般人哪能跟你比?”

    江小兰说:“唉唉唉,我正要说你呢。你与谢震既然已在天鹅湖8号龙舟上共度过良宵,很快又要去法国留学,也得尽早有个归宿了吧?干脆,你们这对和妹妹、妹夫一起旅行结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