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暴露的时候,至少现在不是。

    本来汪淼也是有一个自己的独立实验室的,后来被他自己拒绝了。

    没办法,他算是整个红岸基地内出差次数最多的人了,几乎天天都在赤道附近,亲自操刀太空电梯的建造工作。

    太空电梯项目的搭建,比林璇之前在面壁者听证会上给PDC承诺的速度要快,现在距离危机纪元7年还有七八个月左右,汪淼的三座太空电梯,便已经把高度拉升到了近地轨道的位置。

    但现在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

    该怎么继续延伸下去。

    汪淼之前的方案是,先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搭建一个超大的太空站,然后在太空站的另一端连接一个配重块,最后在把近地轨道的这一段与天上的太空站连接在一起。

    因为地球是在不断自转的,太空电梯从地面的基座开始朝天上修,高度最多只能达到近地轨道的位置。

    这还是加固了基座底层岩石层的效果。

    再往上加,那重量就非常恐怖了,会压塌整个地面的。

    所以只能先在同步轨道修一个太空站,然后想办法一点点连接。

    同步轨道的这个太空站,与地球的转速是平齐的,跟着地球自转一起转,那么它对于地面就是相对静止的。

    但如果直接连接位于近地轨道的太空电梯,那基本就等于大家这一年白干了,超大的压力直接会拽着太空站像一颗陨石一样砸入地面。

    所以,需要在太空站的后端,再放一块能加速旋转的配重块,让这个配重块以超越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能让物体保持在太空中不掉下去的速度,一直在太空中,把整个电梯的另一端拉直。

    你可以把这个模型,想象成是一个拴着绳子的小球。

    人的手就是地球基座,抓住绳子的一端,然后不停的自转自己的身体,把小球甩起来。

    如此一来,绳子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拉的笔直,而你的手与被甩飞的小球,就呈现了一个相对静止的运动。

    一旦你停下转动,那么太空电梯就会瞬间垮塌。

    问题就出在这个配重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