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每天都会在《奇异谈》上更新一回西游记。当然,只有《西游记》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张瑾和娄萧决定在报纸上连载3篇长篇小说,加上3篇短篇的,与及传说轶闻。
上回听过大家讲的故事后,张瑾有了将它们整理出来的想法。把它们发到报纸上,不仅可以保护这些有趣的故事传说,以免消失,还有利于文化传承。
在《长安周报》刊登的广告终于发挥了效果,随着报纸的扩散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报纸接受投稿,一旦启用,报酬丰厚。
娄萧签订的“作家”杨伟志就是通过给他们投了稿,才被发现。如今给他们投稿的人越来越多,娄萧和张瑾专门派了两个人负责这一项,并对这些稿子进行初步审核。
报纸办的好了,地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随便便,张瑾参照后世的管理模式,和娄萧创立了“简单报社”。
这样一来,为了协调工作,使人们各司其职,增加办事效率,各个部门也随之成立了。
这样前前后后大概花了半个来月,所有的事情才完成的差不多,“简单报社”又招了不少人,那些流浪儿和“记者”也全部成为他们报社的正式员工了。m.book56.com
如此一来,报社上了正轨,张瑾和娄萧的工作负担也减轻了很多。
《奇异谈》上面要连载三篇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一部,另外他们在投稿里找到了一部很有趣的小说。最后一部就交给他们签约的作家了。所以,近些日子张瑾都在赶着把《西游记》全部写完,免得发生什么意外情况,到时候停更就不好了。
半个月后,《长安日报》和《奇异谈》同时发行,目前他们的客户群很稳定,以前《长安周报》在长安镇6000份的样子大概就足够了。不过,改成《长安日报》和《奇异谈》,版面小了,每份报纸的价格也降了下来,只要3文钱一份。
所以,预估报纸卖出去的数量会更多。于是,张瑾和娄萧决定两种报纸都印刷10000份,他们还打算将报纸卖到邻县去。
娄萧将跟上次一样把这事交给了王伯。王伯为此特意跑了邻县一趟,在那边安排好了人,只要报纸一印刷出来,就会有人快马加鞭将报纸送到那边的人手里,再由他们安排人手将报纸卖出去。
按照这样的步骤,5年以后,“简单报社”最后将报纸卖到了夏国的各个角落,在夏国许多地方都设有据点,无数的“记者”为他们服务,在夏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力。不过,这是后话。
报纸的事告一段落,王师傅的工作也完成了。将工钱全部结清,还另外给了他们每人二两的辛苦费。他们的新家面积比之前扩大了不止一倍。
葡萄苗种下后,孙大铁也应他们的要求直到他们找到了可以照料葡萄苗的人才离开了。
原鸿给了他丰厚的酬劳。
新来的照看葡萄苗的人是原鸿和张瑾在牙子那里寻的。早就跟牙子打好了招呼,已有合适的人选就通知他们。
大概过了7天左右,牙子就让他们去看看。最后,他们从镇里带回了原景一家三口。
原景是个很安静的人,平时不怎么讲话,听牙子说他对种果树很了解,好像没有遭难之前,他们一家都是靠种这个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