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的肚子在慢慢变大,原鸿不放心他一个人呆在家里,所以只能把打猎先搁着。本文由。。首发
不过,猪肉脯要定时给“萧斋”送过去,于是原鸿打听到了五里外的吴家村有个屠夫,每次市集都会去镇里摆摊卖猪肉。原鸿打算去趟吴家村,跟这位吴屠夫谈笔生意,让他每半个月送100斤猪肉过来。
今天天气正好,原鸿带着坐在舒适的牛车上的张瑾往吴家村的方向赶去。这个时节,田里的庄稼都种下去了,经常可以看到农家人在仔细的查看或照料幼苗。
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没有农药的味道,空气一片清新,张瑾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明天我再去村长那买几亩田。”原鸿开口说道,“你想吃什么我们就多种点。”
“那种麦子吧,面粉可以做很多好吃的。”张瑾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有吃货的倾向了。
“都可以。”
“对了,这里会在田里养螃蟹或者鱼吗?”
“养螃蟹?养鱼?”原鸿疑惑的问。
张瑾点点头,“是啊。”
“稻苗岂不是要被螃蟹和鱼吃光了?就算不吃,也会被破坏吧?”原鸿对张瑾说的难以相信。
“和你讲的恰好相反。鱼和螃蟹会吃掉田里的害虫,而且它们排的粪便对稻苗来说是最好的肥料,稻苗不仅不会死,反而会长得很好。还有,稻田里面养的鱼会比放池塘里养的更强健,发病率也低。”张瑾不知不觉地把他所知道的都讲了出来。
以前学校里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
他们当时去的地方就正好是这种模式,作为指导的老农特意给他们仔仔细细的作了讲解,并让他们亲自体验,张瑾回去后还就这个实践写了报告。直到现在他还对那次活动印象深刻。
原鸿听完后若有所思,沉吟了半响,点点头,“我们回去试试。”
张瑾说的很有道理,这里从没有人实践过,并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只有试过之后才有定论。就算失败了也无妨,如果成功了,这所代表的意义将是······
张瑾没想到原鸿只是听他讲述了一番,就表示了行动的倾向。
他惊了一下,随后抑制不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很高兴,不仅是因为原鸿对他的信任,还有就是他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而原鸿的敢作敢为正好弥补了他这一点。
两人向路人打听了几次,最后终于找到了吴屠夫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