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演试,对楠山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不过十分钟,楠山就轻车熟路地做完试验。

    剩下的时间,就只是观察了。

    楠山没理会华院士和张益民二人,自顾自地坐了下来。

    机会难得。

    华院士和张益民没有天眼,但是,他们可以借助实验室里的检测仪器。

    张益民手里拿着报告站在华院士身旁,华院士眼睛则紧盯着各种仪器。

    二人一个念念不停地说着数据,一个拿着笔飞快地做着比对。

    又是两个小时过去,时间已经接近了深夜。

    最后一组数据比对完成,张益民惊呼了起来。

    “一字不错,一个数据都不差,全部数据百分之百吻合。”

    华院士也吃惊不已,但凡实验检测数据都有一个允许的波动值,只要在波动范围内,就能证明实验数据真实有效。

    华院士也没有想到楠山的报告数据,竟然与再次异地重做奇迹般地百分之百吻合。

    “江先生,这类实验你总共做了多少批次?”华院士小声问道。

    “三十五批,包括这一次。”楠山满脸疑惑,“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一点问题都没有。”华院士连忙回答。

    其实,华院士不知道,楠山根本不懂什么报告数据波动允许范围。

    在山上的时候,师傅不老神医都是强调“煎药一把抓”。

    抓不准,楠山的屁股就得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