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功急忙点头,“振华啊,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屁大的事不要计较嘛,考上大学才是大事。”
领导们开始做思想工作,你一言,我一语,誓要解开王振华心里的疙瘩。
他们张嘴大事为重,闭嘴顾全大局。
王振华气笑了,事情确实是屁大的事,但尊严受辱是天大的事。
王八好当气难受,忍气吞声也不是他的风格。
王振华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岳父岳母,厂里的同事和领导,都要劝他大度呢?
那赵公道就是一个小小的教员,多大的官儿啊?
想到这,王振华委以虚蛇,“我知道了,我把领导的教诲铭记于心。”
离开服装厂回到家,董秋兰得知儿子不上班就能拿工资福利,乐得眉开眼笑。
第五件事,王振华拿着厂里给他开的证明,去惠安粮店买了三十斤大米。
四九城不认延庆县的粮票,他要背着粮食去四九城。
母亲担心他饿肚子,打开米缸,再给他加三十斤粮食。
家里的水果糖、嫩苹果、老腊肠,一个劲儿地往包里塞。
中山装,羽绒服,呢子马甲,大头皮鞋棉袜子,也是一个劲地往包里塞。
她生怕儿子吃不饱,穿不暖。
王振华哭笑不得,带着粮食和衣服,骑着自行车来到北理工。
来到未婚妻的单人宿舍,把衣服鞋子等日用品收拾好,扛着六十斤大米去学校食堂。
学校规定,凡是住校的学生每个月交三十斤大米,就能在学校食堂吃一个月的饭。
王振华交六十斤大米,拿到学校制作的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