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晌午,过来报名参军的人群丝毫没有减少,其中有十几岁的小伙子,也有拖家带口,为了能参军,带着自己一家老小迁移过来。
其中有一个汉子,让青璃印象深刻,人高马大,一身纠结的肌肉,皮肤黝黑。他介绍自己说早点走镖,和镖局的师傅学了几下子,有粗浅地功夫底子,后来家里搬到山边,做了猎户,家里虽然没有田地,不过也算能吃饱穿暖,日子勉强过得去。
从前参军,建功立业是他的理想,这次城北大军征兵第一次在年龄上放宽要求,他正好打了个擦边球,这才说服爹娘和娘子,带着全家人一路北上。
汉子来到平阳城两天,昨天过来报名没排上号,索性去找屋子,一家人初到平阳,也不好风餐露宿,他在中人手里租赁了一套小院子,他娘子也能做绣活,是个能干的,等他参军之后有补贴,家人也够生活。
“少夫人,那这些人怎么办呢?”
负责征兵的将士犯难,他知道少夫人的决定正确,这些人就为了填饱肚子,没有一点霸气,在战场上也带不动不了士气,这样的人凑数可以,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精锐力量。
这些人很多都是从很远地方而来,抱着希望,就这么打发回去,他们于心不忍,可是若留下来,他也做不得主。
“别担心,这些人我来安排。”
正午的阳光很是刺眼,青璃吩咐于嬷嬷和麦芽在旁边找一个茶水棚子,给这些来参军的人送水,外加到附近的铺子买上一些馒头咸菜,就当做是她请客,他们天不亮来排队,也够辛苦的。
让众人原地休息,青璃先是走到那队已经入选的人群中,道,“你们入选了,不是因为比他们体魄强健,而是你们心中有强大的信念支撑。”
“士兵很好做,只要能提着刀枪,上战场杀敌,你就是一名士兵,但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士兵,你们想过吗?”
青璃又提出一个让众人思考的问题。怎么才算合格,是按照杀敌的数量决定?还是在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多杀敌人?
“少夫人,俺们都是大老粗,也没有啥墨水,要是俺们能上战场杀大秦蛮人,就是保家卫国了,是不?”
一个汉子似懂非懂,搓了搓手,不好意思的接了一句。其余人也跟着看过来,他们没想过这么深奥的问题。
青璃还想说几句,做一个浅显地教育动员,这时候,于嬷嬷和麦芽带着馒头铺子的掌柜和伙计过来送给士兵们的加餐,她就暂时停止住,点了点头,让众人先吃饱再说。
青璃回马车坐了一会儿,等到下晌,征兵继续开始。一些被选中的士兵,由一名将士带领,和众人说着城北大军的一些情况,等安顿之后,马上加入紧张的训练。
将领在领走人之前,来青璃这边请示,她随口说了几句,就让那位将士受益匪浅。
这些远道而来,为了吃饱饭参军的士兵们,垂头丧气地坐在一旁,有些人甚至恨自己太过实在,少夫人问什么,他们就回答了,他们也不是没想着撒谎,可是在这样如仙子一般的夫人面前,任何小心思都藏不住。
“你们可曾后悔?未来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