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主要是后者。
英明神武且在民众眼中一直都很强势的梁武帝自然是不可能向大宁投降的。
所以才让朱桢全权负责。
也就是说,朱桢要背的不只是朱镇身上的锅,还要给梁武帝背一口更大的锅!
在场人都知道是这样,所以樊苍才让朱桢装样子。
哪怕是付出一些代价,也能表明确实是打不过才求和的,这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
可朱桢不想再增伤亡,直接省了这个环节,也不想让别人沾染,他独自承受了这些。
“皇三子启王殿下好大喜功,私命军队越界攻打大宁,造成恶果,引得大宁军队进攻,无可挽回之下,又与大宁皇帝求和……”读书吧
“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吗?”
朱桢言罢,便已翻身上马。
众将听之,无一不能感受到那话语中的悲凉。
这本是整个国家该面对的,却为了所谓的体面,强加到一人之身!
他们突然感觉没意思,就现在这样,五年后就能打的过大宁了吗?
怕还是打不过。
镇边军全部集结后撤,在那庞大军队反衬之下,朱桢的孤骑是那么渺小,他向相反的方向,一人迎着大宁数十万大军走去……
从高空俯瞰,形成一副悲壮的场景。
“启王殿下是英雄。”
“对,他是英雄。”
镇边军将领回头看着,忍不住说着。